2025 年 9 月 9 日,海南航空 HU7712 航班(深圳至北京)因北京遭遇暴雨天气,无法按计划降落,于当晚 22 时 47 分安全备降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这一突发备降事件引发部分旅客不满,其中一名需次日返京手术的旅客情绪激动,向现场工作人员下跪求助,相关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关注。9 月 14 日,海航针对此事发布详细情况说明,回应了公众关切。
据航旅纵横平台飞行数据显示,HU7712 航班于 9 月 9 日 18 时 25 分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起飞,原计划 21 时 15 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受北京首都机场雷雨天气影响,航班于 22 时 38 分临时备降太原,次日(9 月 10 日)5 时 30 分,该航班正式取消,海航随即安排 HU771X 航班作为补班,于当日 12 时 05 分从太原武宿机场起飞,12 时 57 分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事发当晚,备降太原后,一名旅客因需在次日返京接受手术,迫切希望尽快前往北京,多次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求协调加急转运方案。工作人员表示需向上级汇报并调度资源,无法当场给出明确答复,该旅客因情绪焦急出现下跪举动。除该旅客外,航班上还有多名旅客存在紧急返京需求。
对此,海航在情况说明中表示,备降后已第一时间为旅客安排食宿保障,并针对当晚必须返京的 36 名旅客,紧急协调车辆资源,提供包车服务连夜送抵北京;对于选择搭乘次日补班航班的旅客,持续做好食宿安置;此外,对自行规划返程路线的旅客,海航将主动退还其未使用航段的机票费用,保障旅客合法权益。
网络流传视频中还出现两大争议点:一是有机组广播先使用英文、后使用中文,有旅客质疑服务细节;二是部分旅客质疑 “机长资质不足,无法在雨天降落”,甚至质问工作人员 “你们的机长本儿不行,是吗?”。
针对广播语言顺序问题,海航解释称,该航班执飞机长为外籍人员,根据公司运行手册规定,外籍机长执行航班任务时,可先进行英文广播,随后由中方机组人员补充中文广播,相关操作符合公司规范。
关于机长资质的质疑,航空业业内人士给出澄清:9 月 9 日北京首都机场的天气条件,不符合该机型安全落地标准,航班选择备降太原是基于安全考量的合理决策。且航空公司对飞行员资质实行统一严格管理,所有执飞机长均具备按规程在各类天气条件下起降的资格与能力,不存在 “因雨天单独限制资质” 的情况,网传 “机长无雨天落地资质” 的说法并不成立。
值得关注的是,民航领域有 “机组飞行与值勤时间限制”(俗称 “机组超时”)的硬性安全规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明确,非扩编飞行机组单日飞行时间不得超过 8 至 9 小时,一旦超出限制,机组便无法继续执行飞行任务。有分析指出,HU7712 航班备降太原后,可能面临 “机组超时” 问题,导致无法立即安排返程飞行。截至 9 月 14 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此事采访海航相关工作人员,尚未获得明确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