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明区一居民因与网上某教育培训机构发生自学考试报名纠纷,险些错失考试机会。经派出所民警多方核实协调,最终顺利报名,并依据培训合同获得部分退款补偿,一场网络教育服务纠纷被成功化解。
今年3月,家住向化镇的王女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外省某培训机构学历提升课程,因一心想提高学历层次,王女士经与机构工作人员联系,签订了电子合同,随后支付网课费与服务费共计6600元。机构为王女士开通网上课程时,承诺代其报名参加上海市上半年高等教育自考。
然而,就在王女士培训报名的这几天时间,上海市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已经展开。当时,王女士报名的这个教培机构未及时与她沟通,更没有帮她代为提交报名材料,导致王女士错过上半年自考。待王女士事后责问时,教培机构方面称“该专业上半年不招生”,建议她等待下半年再报。王女士也就未起疑心,继续积极备考。
直到9月2日,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启动,王女士再次联系该机构帮助报名时,对方却称“查无课程信息,无法代为操作”。多次沟通无果后,王女士意识到可能受骗,遂报警向警方求助。
向化派出所民警黄欢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开展调查。通过查阅王女士与机构的聊天记录,并致电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核实,确认其确实未成功报名。进一步通过向该外省教培机构所在的教育部门核查,该机构属合法正规登记。民警随后联系机构负责人,说明原委。
该教培机构方面核查后承认,因内部操作衔接问题,上半年未能及时为王女士报名,下半年因信息未更新又错误拒绝其需求,但不存在故意欺诈行为。经民警连续多日协调,该教培机构在报名截止最后一天成功为王女士完成报考,并同意依合同履行义务,退还3000元作为补偿和致歉。
9月9日,王女士专程至向化派出所,对民警耐心尽职的帮助表示感谢。
崇明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选择网络教育培训服务时,务必核实机构的资质证明与营业许可,可通过教育部门公开渠道查询备案情况;支付费用前应明确服务条款,尤其是报名、退费等关键环节,尽量选择分期支付或第三方担保交易;注意保留合同、缴费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如发生纠纷,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求助。
原标题:《外省教培机构耽误客户自考报名,民警多方联系帮助解决市民闹心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