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马德里。
中方代表走下飞机,准备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一场重要会谈。
乍一看,这就是一次普通的中美经贸谈判。
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
为什么要在马德里?
中美谈判,按常理应该在华盛顿或者北京。
实在不行也应该在什么瑞士、奥地利这种传统的“中立国”。
马德里算什么?
西班牙,又不是中美两国的传统盟友,也不是什么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但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暴露了一个让人事实。
九天前的那一纸公告
要理解马德里谈判的深意。
我们得先从9天前说起。
2025年9月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纸看似平常的公告:
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征收15.6%—62.4%的临时反倾销保证金。
看到这个消息,大部分人可能觉得没什么。
不就是贸易摩擦。
这年头哪个国家不搞几次反倾销调查?
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事不简单。
为什么?
西班牙,是欧盟对中国猪肉出口最大的国家。
这一锤子下去,西班牙的猪肉商人哭都来不及。
你想象一下,一个西班牙农场主,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猪。
本来指望着卖到中国赚一笔,结果突然告诉你要多交60%的税。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但更精彩的来了。
9天之后,中美谈判在马德里开场。
这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
这可能是一出精心安排的。
贝森特的尴尬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很不开心。
为什么不开心?
西班牙桑切斯老跟中国来往密切。
今年4月,桑切斯访问中国。
当着全世界的面说中国是“西班牙的战略伙伴”。
贝森特当时就急了。
公开警告西班牙:“与中国走得太近无异于自割咽喉。”
话说得很重。
意思很明白:你们西班牙最好老实点,别跟中国搞得太近。
按理说,作为北约成员国,西班牙应该听美国的话。
但现实很打脸。
贝森特话音刚落,转眼就要飞到马德里跟中国人谈判。
你说西班牙不应该跟中国走近。
结果,你自己却要到马德里跟中国谈生意?
这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吗?
更尴尬的是,贝森特到了马德里,肯定要跟桑切斯见面寒暄。
两个人握手的时候,桑切斯心里肯定在想:
“不是说我跟中国走近是自割咽喉吗?那你现在来这里干什么?”
贝森特的脸色,想想都很精彩。
西班牙的小算盘
再看看西班牙这边。
桑切斯最近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美国佬在耳朵边上吹风:
别跟中国人玩!
另一边是国内农民在门口抗议:
不跟中国做生意,我们吃什么?
西班牙的火腿、橄榄油、猪肉,很大一部分是卖给中国的。
特别是猪肉,中国市场对西班牙农民来说就是财神爷。
你让我们跟财神爷断绝关系?
开什么玩笑!
面对美国的威胁。
西班牙农业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的回答,很直接:
“我们与中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我们不仅希望维持这种关系,而且希望扩大这种关系。”
问题是,西班牙毕竟是北约成员,不能完全无视美国的感受。
怎么办?
这时候,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我们把中美谈判放在马德里,怎么样?
桑切斯一听,眼睛都亮了。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承办中美谈判,这是多大的外交荣誉啊!
既可以向美国证明自己的价值——看,我能为中美关系缓和发挥作用。
也可以向中国表达自己的诚意——虽然猪肉贸易有点小摩擦,但我们还是朋友。
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中国用一个地点选择,同时解决了三个问题。
给西班牙送了外交大礼,让美国陷入自相矛盾。
而且,还向欧洲传递了善意。
欧洲的微妙位置
选择马德里,还有一个深层用意:
争取欧洲。
现在的国际格局,不是简单的中美两极对抗。
欧洲是一个重要的第三方。
在某些问题上,欧洲会支持美国;
在另一些问题上,欧洲会倾向中国。
这种“不完全对齐”,给中美博弈增加了新的变数。
中国很聪明,看到了这个机会。
把中美谈判放在欧洲,就是在向欧洲传递一个信号:
我们把你们看作重要的合作伙伴,不是敌人。
这对那些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欧洲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特别是像西班牙这样的国家,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又是美国盟友,经常左右为难。
中国这一招,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正当理由”:
我们不是选边站,我们是在为中美关系缓和发挥作用。
这话说出去,美国也不好反驳。
毕竟,缓和中美关系,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想起当年的屈辱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那时候中国怎么办?
抗议。
美国的“道歉信”,但那种道歉诚意又有多少?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美国侦察机撞毁中国军机,飞行员王伟牺牲。
美国人被迫在海南岛降落,但最后还是飞回去了。
那时候的中国,在外交上经常处于被动局面。
想要跟美国平等对话?
难。
但现在看看。
中美谈判的地点,中国商定的。
地点选择,本身就是话语权的体现。
强势的一方选择地点,弱势的一方接受安排。
美国财政部长,要按照中国的安排飞到马德里。
这种转变,是多么巨大!
外交,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的小细节,背后往往蕴含深意。
中国能够商定马德里谈判的地点选择。
说明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完全被动的一方。
这种转变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从1999年的大使馆被炸,到2025年的马德里谈判,中间只过了26年。
26年,中国从一个在国际上,时不时被美国欺负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可以主导中美对话的大国。
这种变化,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