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老黄埔,卷死天河东。
楼主做自媒体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霸气”的推广口号。
这句话可不是楼主写的,而是来自中介的一段楼盘宣传推广文字:来自中鼎珺翎府的宣发,单价3.7万/㎡起,总价398万起。
这个来自老黄埔“三剑客”时代的中鼎项目,最近推出了新产品,区位及配套在老黄埔算比较好的楼盘,价格降至3.7万/㎡起,这对天河东还有点优势,但在老黄埔可能有些牵强。
近几年,广州老黄埔凭借近天河的优越区位,成为了众多购房者眼中的香饽饽,吸引了大量外区人群前来置业。曾经的老黄埔“三剑客”风光无限,销量一路飘红。
“三剑客”时期“一房难求”,但现在的老黄埔,随便一抓都是一大把:中建未来方洲、中建海丝城、中交珠江春、保利中央公馆、珑岄上城、黄埔新城、富颐都荟、黄埔未来城、黄埔润府……
作为板块内首个新规项目,中央公馆当前仍保持可观货量。产品以中小面积为主力,300-500万总价段精准匹配首次置业及改善型需求。
中建未来方洲、中建海丝城作为超大盘项目,80平小户型显著降低上车门槛,但5-8年开发周期将导致内部一二手房长期混战。珑玥上城延续地铁+学校+商业的标配组合,与同质化产品形成直接竞争。
黄埔新城、黄埔未来城两者虽同处5号线西端,却呈现截然不同的产品策略,与增城交界的位置使其客群辐射范围更广。
珠江春以大面积改善产品重塑区域天花板,实景呈现品质获市场认可。其价格走势将直接影响老黄埔整体价格体系,成为新盘定价的关键参照系。
延误入市的黄埔润府选择在行情低谷期登场,原规划的华润商业配套未能兑现。项目受限于地块规模,通过控制最大面积至113平聚焦刚改客群。尽管园林空间有限,但依托地铁+学校的双核配套,仍对通勤刚需家庭具有较强吸引力。
沿5号线分布的多个项目因面积差异导致总价段高度重叠,买家面临同价位段5-8个项目的对比难题。这种密集供应格局既加剧竞争,也促使开发商强化产品细分。
另一方面,口号上的“卷死天河东”,与事实上的差距还是有点大。
天河东新盘普遍采用容积率的小高层设计,较老黄埔普遍的高密度社区,在采光、梯户比等维度形成代差优势。
天河东板块引入清湾、天执、天外等教育资源,对比老黄埔现有学校,在升学率与师资配置上更具想象空间。
天河都荟、保利辰园湖境等新盘通过“小面积低总价”策略,将总价锚点下探至老黄埔改善客户心理防线。以价换量策略下,相当于用15%的单价溢价换取通勤时间缩短8-10分钟。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老黄埔或将面临显著的供过于求态势。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老黄埔待售项目库存量同比激增,开发商去化压力持续攀升。这种结构性变化直接体现在买方市场,购房者议价空间较去年同期扩大8-12个百分点。
当前市场呈现明显分化,天河东板块受限于土地供应稀缺,优质项目持续呈现出快周转态势;而老黄埔板块集中入市的十多个新盘中,超高层项目占比高达80%以上,容积率普遍突破5.0,形成同质化竞争格局。
根据广州楼市动态,建议采取梯度选筹策略。首选天河东,把握稀缺资源窗口期,重点关注天河东延带低密项目;次选老黄埔,预计明年价格存在回调空间,配套兑现红利,如13号线二期等基建陆续完工等。
选择天河东板块学位的购房者,需注意片区学区政策变动风险,建议在认购前核查最新教育部门划片文件,以免交付即WQ。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