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星标”,暂存文章,查找更方便!
【 亏损400亿后跨界求生!中国前首富进军氢能 】
零碳情报
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国美在亏损近400亿后,创始人黄光裕悄然布局氢能赛道,试图在新能源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9月10日,北京国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关玉斌,他也是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从股权结构来看,这家新公司由黄光裕(又名黄俊烈)控股的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0%、北京氢源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北京氢和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标志着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正式进军氢能源领域。
国美控股集团作为电器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由黄光裕于1987年创立,旗下已拥有国美零售、国美金融科技、中关村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
早些年,国美在黄光裕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而黄本人更是多次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商业版图不断扩张。
2003年,黄光裕被列入《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排行第27;2005年被中国《胡润百富》杂志列为中国首富。
2017年,国美品牌价值高达801.09亿元,连续11年稳居电器零售行业榜首。
然而,如今的国美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企查查数据显示,国美的两家主体企业已经“一片飘红”。
从2021年至今,国美亏损额惊人地达到近400亿。多家子公司遭法院破产清算,多家子公司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
与此同时,黄光裕在2024年胡润中国富豪榜中的排名也跌至百名开外。而在前一百名的榜单中,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相关的人物引人注目。
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如今在线上电商格局固化、线下门店负担沉重的双重压力下,被抖音、京东、天猫等巨头挤压得几乎失去了翻盘的可能。
但在企业深陷泥潭之时,黄光裕也在寻找出路。一边,黄光裕露面为自家产品“通通AI”社交站台撑腰。而另一边,国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成立。
公开信息显示,国美氢能科技的经营范围涵盖了氢能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电池制造(尤其提到燃料电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等。
黄光裕不仅投资成立了氢能公司,还迅速以北京国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亮相氢能绿色交通生态建设大会并发表致辞。
这位前首富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其正在试图摆脱对传统零售业务的依赖,向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氢能作为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大,符合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国美可能希望提前布局,争取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寻找长期增长可能性。
《氢能观察》认为,国美新业务的布局可能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资关注,为公司带来一定的资本运作空间。一个新成立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有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对企业的预期。
同时,虽然国美主业是零售,但其在供应链管理、线下网络布局等方面仍有积累,这些可以作为氢能末端应用的资源,如氢能重卡销售等。
然而,国美转投氢能同样有其风险性。氢能产业是技术与资本双密集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都需要持续的巨量资金投入。
而当前国美自身“失血”严重,负债累累,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这一“烧钱”的行业,是一个致命问题。
另一方面,氢能技术门槛极高,且赛道内玩家也已深耕多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隆基、亿华通等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众多独角兽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技术和规模壁垒。
此外,目前氢能行业自身也正处于“冷静期”。截至2025年6月,氢燃料车累计销量2.49万辆,加氢站459座,完成进度仅约20%~30%,绿氢项目投运比例不足规划两成。
从一个被挤压出局的赛道转投另一个处于理性调整期的赛道,这场豪赌能否让国美摆脱困局,仍是一个不确定的命题。
(来源:碳索氢能网、氢能观察、高工氢电)
联系和关注我们↓(公众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环球零碳”,设为“星标”,后台回复“星标”,将有定制礼品相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