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罗永浩这人,喜欢的人觉得他耿直、不服软,不喜欢的人说他嘴硬、好斗。但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大家基本有个共识:老罗惹不起。
为什么?因为他有个特点,你惹到了我,我可以牢骚几句,你要是诚恳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可你要是死不认账,还自以为聪明搞小动作,那就对不起了,咱们干到底。
其实这也不是罗永浩一个人的脾气,而是很多普通消费者的心声。只不过,普通人遇到不公,大多数时候没那么多话语权,同时也懒得维权。老罗不同,他既有能力、又有话筒,所以一旦碰到这种情况,他往往会把事闹大。
01 当年的“西门子冰箱”事件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西门子冰箱。
那会老罗买了冰箱,门关不严实,出现质量问题。他本来只是想让厂家给个合理的说法,结果西门子那边态度强硬:不是我们的问题。后来他们甚至请了顶级公关公司,试图压下舆论,反而一点歉意都没有。
老罗一看:你不光不认错,还花钱请人忽悠消费者?那好吧,我就陪你耗。于是,老罗连环发文,甚至跑到西门子北京总部去“踹门”。
搞到后来,西门子总部不得不回应,但回应的方式更离谱:居然撇清关系,说“中国的西门子冰箱和我们德国总部没关系”。这下彻底把自己玩进坑里。
西门子的问题本来可能是一个冰箱的质量小问题,但因为态度傲慢,最后变成了一个“企业信誉危机”的大事件。
02 最近的“西贝”事件
再看最近的西贝餐饮。因为服务和食品问题,罗永浩点名批评。
按理说,一个餐饮企业,最该做的就是关心顾客的体验。你就算不认同老罗的说法,至少得给个态度吧?结果西贝的回应模棱两可,甚至有点回避问题。这下又触了老罗的逆鳞。
要知道,餐饮是服务业,靠的是口碑。消费者挑你毛病,最忌讳的就是嘴硬。如果企业不能反思,反而摆出一副“不差你一个顾客”的样子,那只会让大家更寒心。
03 正面案例:麦当劳
和西门子、西贝比起来,麦当劳的反应就聪明得多。当年老罗批评麦当劳食品安全问题,麦当劳立马公开道歉,还主动提出赔偿。虽然老罗觉得那点赔偿金有点“侮辱性”,但他还是接受了道歉,没继续追究下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罗其实并不是“逮着谁都要死磕”。只要企业能诚恳认错,他完全可以既往不咎。换句话说,真正惹毛他的,不是“出问题”,而是“不认错”。
04 一些商家的通病
其实很多商家都有一个通病:习惯了欺负顾客。平时遇到消费者投诉,大多数人碍于精力、成本,不会一直维权,商家就觉得“拖一拖就过去了”。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惯性思维:只要不认错,就能少赔点钱、少担点责任。
可他们忘了,消费者里也有老罗这种“不吃这一套”的人。而一旦遇到这种人,问题就会被放大,甚至上升到企业形象的层面。到那时,损失远比当初承认错误要大得多。
05 错不可怕,死不认才可怕
说到底,无论是人还是企业,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产品再好,也可能会有瑕疵;服务再周到,也可能会有漏洞。这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真正可怕的是,出了问题以后,不是想着怎么解决,而是想着怎么掩盖。
掩盖需要一个谎言来圆前一个谎言。结果是,漏洞越来越多,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更糟的是,有的企业还会反过来打压说真话的人,把问题归结为“个别人挑事”,甚至暗地里搞封口。这种心态,才是自毁长城。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人和人交往,谁能保证不说错话、不做错事?但大多数人不是怕你犯错,而是怕你死不承认。比如朋友之间,你做错了事,勇敢承认,态度真诚,对方大多能原谅;但如果你明明错了,还要狡辩,还要装作“没啥大不了”,那矛盾只会越闹越僵。
所以,“有错就要认”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处理关系的底层逻辑。它适用于商家和消费者,也适用于朋友、同事之间。
06 总结
罗永浩怼人,其实怼的不是“问题”,而是“态度”。西门子、西贝的失败,就在于他们不愿承认错误,反而想用所谓的公关手段糊弄过去。反过来,麦当劳的成功,在于他们敢于道歉,敢于承担。
对我们个人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犯错不可怕,掩盖才可怕;问题不可怕,态度才关键。与其花大力气圆谎,不如一开始就坦坦荡荡认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有点遗憾的是,罗永浩已经决定放弃追责西贝了,理解他,但确实一阵酸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