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摘走的二战桃子,必须还给中国!我们是时候给全世界,补一堂二战历史课了!
你有没有想过?
为啥当全世界谈论二战时,不少人只记得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广岛、长崎的蘑菇云?
却忘了在东方战场,中国用14年浴血奋战、3500万同胞的牺牲,硬生生扛住了日本法西斯的主力进攻!
那是因为长久以来,美苏主导的二战史观,把“终结战争”的功劳牢牢攥在手里:
美国说原子弹炸垮了日本,苏联说出兵东北定了胜负,可谁也没提,在这之前,中国早已把日本的战争潜力,耗得油尽灯枯。
今天,我们必须把话说透:美国当年摘走的二战“桃子”,不是“该不该还”,而是“必须还”;
我们更要给全世界,补上这堂迟到80年的历史课,让全世界都知道:
假如没有中国在东方主战场扛大头,就没有二战的完整胜利,甚至欧洲战场的胜利,也受益于中国的坚决抵抗。
这不是自说自话,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这堂历史课,首先要讲清楚“时间的真相”: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最早出发者”,也是“最晚结束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希特勒在德国还没大权独揽、日本还没和意大利结盟,可此时的中国,就已经独自打响了反法西斯第一枪。
在接下来的10年里,当英法忙着绥靖妥协时,中国却在孤军奋战:
1937年淞沪会战,70万中国军队抱着“宁死不退”的决心,在上海打了三个月,每天伤亡上万人,硬是把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踩在脚下;
1938年武汉会战,110万将士在长江两岸布防,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让日军的进攻节奏彻底放缓。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在大部分时间中,都在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大赚特赚。
要不是因为日本实在抢不到钱,买不起物资才冒险突袭珍珠港,美国恐怕也不会那么爽快的加入反法西斯阵营。
在战争最艰难的前10年,中国用一国之力,顶住了日本陆军绝大多数的兵力,以巨大的伤亡,为全世界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如果没有中国的坚决抵抗,日本早就能腾出手“北进”夹击苏联、“南进”席卷东南亚,二战的全局进程会被彻底改写。
这份“以一己之力拖垮法西斯主力”的贡献,本该是二战叙事的核心,却被美苏主导的史观悄悄藏了起来。
这堂历史课,还要算清楚“兵力的铁账”:
日本投降前,陆军主力仍被中国死死钉在大陆。
不少人以为,1945年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让日本投降,可翻开日本防卫厅战后编的《日本陆军作战史》就知道: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时,其陆军总兵力为570万人,其中约410万部署在中国战场,占比高达72%;而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仅约80万。
正如美国陆军部报告指出:“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我们在太平洋少死50万人” 。
那时候的日本,早就不像九一八事变之初,还是什么“军事强国”了,其本土粮食只够撑三个月,石油、钢铁几乎耗尽,连兵工厂工人都要靠野菜充饥。
中国军队的大反攻,已经在华北、华中展开,敌后抗日根据地连成片,日本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的原子弹,不过是“加速了投降”,却被包装成“决定胜负的关键”;苏联出兵东北,不过是“补上最后一刀”,却掩盖了中国早已砍断日本“战争根基”的事实。
这就像一棵大树,中国用14年砍断了它的根,美苏只是推了一把,可最后摘果子时,大家却只记得推树的人。
请问,这不是“摘桃子”是什么?
有人说“都过去这么久了,没必要较真”,可3500万同胞的生命,不是“过去的事”。
那些在南京大屠杀里被活埋的孩子,那些在台儿庄战役里,身绑炸药包冲向坦克的士兵,那些在滇缅公路上,用双手凿山、每公里牺牲3人的民工,他们到死都在盼着“中国不亡、世界太平”。
如果我们连他们的贡献都不敢大声说出来,他们的牺牲岂不是成了“无用功”?
3500万不是冰冷的数字,是3500万个破碎的家庭,是3500万声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再见”。
我们今天争的不是“功劳大小”,是给这些先烈一个交代,证明他们的血没白流,他们的贡献该被世界记住。
现在,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给全世界补上这堂历史课了。
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个国力衰弱、话语权微弱的国家: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有能力把被掩盖的真相,摊在阳光下。
这些年,我们把日本的兵力档案、美国陆军部的牵制报告,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一呈现,让“东方主战场”的事实,不再是“中国自说自话”;
我们拍《八佰》《长津湖》、《南京照相馆》、《918》,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力量:
那是“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坚守,是普通民众推着独轮车,在炮火里送弹药的决绝,是母亲把儿子送上战场时,那句“宁为玉碎”的坚定。
当这些故事通过网络传到海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追问:“为什么我们之前怎么不知道?原来中国抗战如此惨烈,日本人如此丧心病狂!”
这堂历史课,不是要否定美苏的贡献!
原子弹确实加速了和平到来,苏联出兵也确实打击了日军,但我们要讲的,是“完整的二战历史”:
没有中国14年的消耗,日本不会那么快垮台;没有中国战场的牵制,美苏也不会有那么多精力,应对其他战场。
二战的胜利是一场“接力赛”,中国跑的是最苦、最长的第一棒,后面的人冲线了,不能就忘了前面的人,是怎么拼尽全力的。
就像我们不会忘记诺曼底的烈士、斯大林格勒的英雄,世界也该记住:在东方,有一个国家用最悲壮的方式,为反法西斯战争守住了半壁江山。
如今,联合国开始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纳入到国际纪念活动中,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时,也会提到“中国战场的关键作用”,包括日本的一些历史学家也承认,“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
这些变化,是中国用事实一点点争取来的。
但仅仅我们自己知道还不够:还有人不知道滇缅公路的血泪,还有人以为中国抗战只是“被动挨打”,还有人把美国的原子弹,当成二战结束的唯一原因。
所以,这堂历史课必须继续下去,直到全世界都明白:二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的14年抵抗;中国的贡献,不该被任何史观稀释。
我想说:“美国摘走的二战桃子,必须还给中国!”
这不是为了“争面子”,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为了告慰3500万抗日先烈。
当有一天,全世界的历史书都能清晰写下:“中国是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14年抗战牵制日本陆军主力”,当我们的孩子翻开课本时,能看到中国抗战和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样,被列为“二战关键战役”。
那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对先烈说一句:“你们的牺牲,世界记得;你们的贡献,永远不会被磨灭。”
这堂历史课,中国必须讲,世界必须听。因为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那些本应属于中国的历史荣光,必将在世界舞台上,重新绽放应有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