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在罗布泊成功引爆“邱小姐”,全球震惊。为了破坏中国的核计划,美国前前后后研究了无数套阻止方案。
内容从侦察、拉拢苏联,到策动突袭,机关算尽,却全都落空。美国高官干脆自嘲:想拦也拦不住。可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想炸,可就是找不准坑
1960年,中情局确认中国确实在搞原子弹。可麻烦也跟着来了——这个国家太大,目标太分散,技术又不是照搬苏联那一套,他们手里掌握的情报,根本支撑不起一个军事打击方案。
1953年,钱三强向中央提交报告,提出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第二年,中央书记处召开专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国家已经具备了抓原子能的基础,“到时候了,该抓了”。
1956年,毛主席再次强调:中国不仅要有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中国核计划启动不久,美方的情报却落在原地打转。
直到1959年9月,美国才首次拍到兰州气体扩散厂的航拍照片。这是一座浓缩铀工厂,建在甘肃兰州,是504厂的前身。但照片模糊,关键设施难以辨识。
1960年8月,间谍卫星才第一次获取中国核设施的有效图像。但因为航程限制,美国U-2侦察机难以深入中国腹地,根本无法覆盖如罗布泊这种西北深区。
1961年,美国搞了“快刀计划”,老蒋提供飞行员,中情局负责技术支援。计划正式启动后侦察了甘肃双城子导弹试验场,发现那儿的规模超出想象,甚至有可供两万人居住的设施。
后来又飞到了兰州504厂和靠近青海湖的青海221厂,也就是中国核武核心地带“九院”。美方估计:中国打算用钚而不是铀制造原子弹,中国最早在1966年具备核爆能力。
但他们不知道,中国核计划布局极深,不走苏联路线,不依赖单一工厂,而是多点分散推进。兰州提炼、221厂组装、罗布泊试爆,核心地点全在西北干旱、地广人稀地区。
美国虽然频繁侦察,但地图画不全,资料拼不通,技术与地形的双重障碍,让他们只能看热闹,根本不敢动手。
侦查完了,情报分析完了,美国依旧拿不出动手的“图纸”。一旦误炸非核目标,必引发巨大国际震荡。情报拼图不完整,决定权自然就搁浅了。
信息断口,技术遮挡,地理屏障,这三样东西,成了中国第一道无形防线。
打不成,就拉着别人一起折腾
1963年,中情局确认中国“随时可能爆炸原子弹”。白宫高层彻底焦躁,一轮轮碰头商议,美方政策逐渐进入“恐慌应对”阶段。
他们第一步想的是,让印度抢先爆炸原子弹。由美国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让印度赶在中国之前完成核试验。这样中国的首次爆炸就成了“第二个”,政治影响自然降低。
但这套方案很快被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否决了,他认为这等于“自己扇自己嘴巴”。美国正推行全球核不扩散政策,转头自己搞“扩散”?这不是在打自家外交体系的脸。
随即,他们盯上了苏中关系的裂痕。1960年中苏交恶,技术中断,苏联专家撤离。美国政界觉得时机来了:要不联合苏联干一票?
这就是所谓的“联合核打击方案”。计划内容非常具体:由美苏各出一架轰炸机,飞越罗布泊,各投一枚战术核弹,彻底摧毁试验基地。
结果刚开口就碰了一鼻子灰。赫鲁晓夫当场拒绝讨论,并明确表示,中国核计划“不构成战略威胁”。
联合苏联失败,白宫陷入焦虑,转而又想起老朋友——台湾。1963年9月,蒋经国亲自递交一份军事突袭提案,建议由台军秘密渗透中国西北,对核设施展开定点爆破。
但美方的评估结果:军事风险极高,成功概率极低。再者,台军不具备深入中国内陆的能力,一旦失败,将引发中国全面反击。
计划最终束之高阁。连续三个“计划”,全都卡在执行之前。
1964年10月16日凌晨,美国刚刚讨论完一次“最终行动窗口”。结果几个小时后,罗布泊上空升起蘑菇云。中国首颗原子弹,提前爆炸成功。
原本复杂的外交博弈、军事盘算、间谍渗透,在这一刻全部作废。美国所有推演全线崩溃,只剩一句话:拦不住。
一声巨响,世界秩序被改写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次采用的是塔爆方式,使用的核心材料是钚239,爆炸当量相当于2万吨TNT。
这一天,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当时现场气温零下,风力每小时16公里。所有设备在全密闭高空作业环境下精确运行。
这个爆炸,意味着什么?
第一:美国所有军事打击方案失效。中情局原本推算中国最快1966年才能爆炸,中国提前了两年,出乎意料。
第二:全球核秩序失控。中国成为第五个核国家,而且是以独立技术体系、自主资源链完成的。
美国当日启动紧急应对机制。白宫在记者会上的语气极度克制的,但CIA内部分析报告措辞激烈:“中国已具备核报复能力,对美国基地和航母构成战略威慑。”
此后,美国对中国政策全面调整。原本的“阻止中国获得核武”,改为“控制中国核扩散”。但中国在强调这次爆炸完全靠自主力量完成的同时,也承诺了不对外输出,不首先使用。
这种克制态度在美方看来更令人头疼:技术突破+战略稳健,意味着中国的核力量将长期稳定存在,且无法通过外交威胁压制。
这就是后来国际关系史上的“东方核震荡”。中国在一穷二白中完成原子弹爆炸,没有使用任何外援,没有依赖任何外部资本体系。这一过程,美国全程监控,却未能插手一步。
几十年后,美国战略学者仍反复引用这一事件,称其为“冷战时期最大的情报失败”。而中国,从此走上了有核国家的战略轨道。
参考资料:
美国阴谋破坏中国研制首颗原子弹内幕揭密.党史文苑.2009
美国曾对摧毁中国核能力拟定了多项方案.文萃报.20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