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那时候美国空军把F-22推出来,号称第五代隐身战斗机,隐身性能厉害到家,雷达都难发现。2005年12月正式服役,总共生产了187架,本来计划更多,但国会砍预算,就这么多。
中国空军一看,这玩意太棘手了,尤其是太平洋那边的对抗,得想办法应对。早年间,中国主力是歼-8系列,这飞机就是为高空高速设计的,最大速度能到2.2马赫,服务上限1.8万米。
空军高层琢磨着,用歼-8的多机编队,从高空高速俯冲接近F-22,说不定能避开它的雷达锁定,找机会发射导弹。这想法听着靠谱,毕竟歼-8是老资格的高空拦截机,专治低空威胁。
歼-8的来头不小,1964年5月启动研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导,总设计师黄志千起步,后来顾诵芬接棒。顾诵芬1930年生于苏州,1951年从上海交大毕业,1956年调到沈阳,负责气动布局。
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尹玉焕试飞,成功后进入定型。1970年代,歼-8I改进版上马,1978年完成设计,1980年5月首飞,装备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和PL-5导弹。生产了28架,主要用于高空侦察和拦截。
接着是歼-8II,1981年4月概念研究,顾诵芬领衔,1984年12月12日首飞。这版换了WP-13B发动机,鸭翼布局,航电升级,能挂PL-8导弹。累计歼-8系列生产超300架,服役到2000年代初,是中国空军高空高速的代表。歼-8的最大高度和速度,让它在冷战后期对苏联轰炸机有针对性,设计理念就是拉高拉快,居高临下打击。
面对F-22,中国空军没真刀真枪干过,只能靠模拟。2000年代中期,空军基地搞大规模演练,用歼-8II模型对阵F-22虚拟目标。结果惨不忍睹,即使140多架歼-8全上,预警机支援,也难锁定隐身F-22。比分动辄0比17,F-22的中距AIM-120导弹太远,歼-8一接近就暴露,反成靶子。
高空高速策略失效,因为隐身让定位成难题,盲目冲上去等于送人头。美国那边也模拟过,空军用F-15、F-16、F/A-18这些三代机对F-22,全隐身状态下,几十比零。结论是,三代机再多,也摸不着F-22的边。歼-8的鸭翼在高空机动时,雷达反射大,F-22轻松规避。这模拟让中国空军清醒,单纯高空高速不够,得等自己的五代机。
美国空军自己也知道F-22不是完美。F-22的设计强调超巡航,1.5马赫以上不用加力,高度能到2万米,但实战中高空性能拉胯,主要出在氧气系统。2010年左右,飞行员开始报告缺氧事件,头晕、视野模糊,甚至黑视。
2011年11月22日,阿拉斯加上尉杰夫·汉尼驾驶F-22升到2.4万米,氧气中断,飞机失控坠毁,他没弹射成功。空军调查,根源是机载氧气生成系统(OBOGS)故障,分子筛过滤不稳,压力掉得快。加上飞行员穿的高压服膨胀不当,挤压胸腔,呼吸更难。
2012年7月,五角大楼确认硬件缺陷,软管漏气,阀门问题。空军紧急限高,F-22不能超7500米,改用大氧气瓶背包。国会听证会闹大,空军官员承认,系统给氧太多导致肺部塌陷,叫加速性肺不张,黑咳是症状。
这问题拖了好几年,2012年9月,空军和NASA联合审查,改了供氧管路和面罩,但事件没停。2018年报告显示,F-22和F-35都有类似,原因包括快速高度变化引起弯曲症。空军花钱改装,2020年4月宣布,更新氧气系统,让飞行员呼吸顺点。
但实战验证少,直到2023年2月4日,南卡罗来纳海岸,中国气球事件。F-22从兰利基地起飞,FRANK01呼号,升到1.76万米,用AIM-9X响尾蛇导弹一发命中,气球碎片落47英尺深海。
任务完成,但发射后飞机急降,飞行员拉杆才稳住。这事儿证明F-22能高空发射,但维持高度难,氧气和机动性都卡壳。气球在6万英尺飘,F-22勉强追上,暴露老化问题。
F-22服役20年,机队老旧,维护贵。2023年后,美国开始大修,2024年8月,雷神拿1500万合同,升级传感器。2025年7月,空军预算提新包,90.34百万美元,增强生存力和杀伤力,包括新传感器和副油箱。
普惠公司1.5亿合同,维持F119发动机三年,还在搞升级。总投资上百亿,目标让剩余180架对抗太平洋对手的新机。F-35系列超音速都勉强,国会承认它上不了台面,只能靠F-22翻新。F-22的最大速度1.82马赫,超巡1.5,但高空推重比不如宣传,氧气一出事,就拉胯。
中国这边,J-20接棒。2011年1月11日首飞,2017年服役,双发重型隐身机,WS-10C发动机,最大速度2马赫,高度2万米以上。航电强,PL-15导弹射程远。空军模拟J-20对老三代机,一边倒,新手开J-20打败王牌三代半,十几比零。
2024年11月,中国科学家模拟J-20 vs F-22,用无人机群辅助,J-20胜率95%。10架J-20带2-3无人机,侦察攻击一体,F-22单打独斗吃亏。J-20的鸭翼和DSI进气道,高空机动好,隐身虽不如F-22,但够用。
F-22的局限不止氧气,高空机动也一般。论坛讨论,F-22超1.8马赫限速,高空靠矢量推力,但实战少。J-20更快,载弹多,作战半径1200海里。美媒承认,F-22雷达截面小15倍于F-35,100倍于J-20,但数量少,187架分散全球。
中国J-20超200架,生产快。2025年4月,分析说F-22仍是王,但J-20在2020年代更适应,传感器和网络战强。空军担心,F-22对J-20,隐身优势不稳,IRST和无人机让J-20有戏。
当年中国空军想尽法子,用歼-8高空高速硬扛F-22,模拟证明不行。没想到F-22自己高空拉胯,氧气系统一堆毛病,实战高度难控。2023气球打下来是极限,差点出事。
现在F-22升级花大钱,勉强续命,但J-20上场,模拟里F-22不占优。航空技术迭代快,早年隐身牛,现在高空高速加智能群,F-22的短板暴露无遗。说到底,纸面数据不等于实战,F-22的教训是,高端装备也得接地气,系统得靠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