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9月14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13日表示,乌克兰2026年的国防开支将至少需要1200亿美元。乌国防部长指出,乌克兰自身最多能解决600亿美元经费,剩余的600亿美元需要美欧等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兵源不足、装备弹药不足,在正面咋战场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
在绝望的情况下,乌克兰改变策略直接明牌,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袭击俄最薄弱的能源、铁路等基础设施,从而采取消耗俄战争潜力方式逼俄结束战争。泽连斯基十分强硬的表示,下一步乌军的袭击重点将是俄战争潜力薄弱环节,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将会在俄罗斯燃料耗尽以后停止。
«——【·乌军撕开俄军后勤动脉·】——»
9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俄罗斯西部铁路网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袭击。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与特种部队联手,对连接奥廖尔州与库尔斯克州的战略铁路线发动“雷霆-2025”特别作战行动。
在奥廖尔州一段铁路巡检现场,俄军士兵发现多枚自制爆炸装置,其中一枚突然引爆,当场炸死两名国民近卫军士兵,第三名士兵双腿被炸断后送医不治。
几乎同一时间,圣彼得堡至普斯科夫的铁路线上,一列满载燃油的货运列车遭遇遥控爆炸,机车脱轨引发连环火灾,15节油罐车化为灰烬。这两起袭击并非孤立事件。
根据乌方披露,被破坏的铁路线是俄军向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前线输送弹药、燃料的核心动脉。奥廖尔州至库尔斯克州的铁路承担着顿巴斯方向60%的补给运输任务,而圣彼得堡至普斯科夫线则是波罗的海沿岸俄军集群的生命线。
袭击发生后,俄罗斯铁路公司宣布10余列长途列车延误,部分路段紧急停运检修。俄国防部战报首次承认,前线部队的弹药补充周期被迫延长48小时以上。
«——【·乌军孤注一掷的困兽之斗·】——»
这场突袭背后,是乌克兰在战场僵局下的无奈抉择。根据路透社9月14日披露,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13日在北约防务联络会议上直言,2026年乌方国防开支至少需要1200亿美元,但乌政府仅能自筹600亿美元,剩余缺口必须依赖西方援助。
这一数字较2024年的630亿美元激增近一倍,反映出战争消耗的指数级增长。财政困境直接导致乌军在正面战场的被动。据乌总参谋部评估,俄军在顿巴斯和扎波罗热方向的防御纵深已达50公里,雷区、反坦克壕与火力点交织成网。
乌军每月消耗的155毫米炮弹达20万发,远超国内产能,而西方军援的交付速度正逐渐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政府决定改变战术,将袭击重点转向俄境内能源、铁路等“战争潜力薄弱环节”。
«——【·致命弱点·】——»
作为全球第三大铁路网络,俄境内运营里程超过8.5万公里,但70%的铁路线修建于苏联时期,老化率高达40%。更关键的是,俄军80%的军事运输依赖铁路,仅2025年上半年,通过铁路输送的装备物资就超过1200万吨。
这种高度依赖在乌军针对性打击下暴露无遗。此次遇袭的奥廖尔州铁路段,正是俄军“中央-南方”补给走廊的咽喉。这条走廊承担着向哈尔科夫、苏梅前线输送T-90坦克、S-400防空系统等重型装备的任务,每天有超过30列军列通过。
而圣彼得堡至普斯科夫线的中断,则直接影响到加里宁格勒飞地的兵力投送。俄军事专家承认,修复被炸铁路至少需要72小时,在此期间前线部队将面临“弹药荒”。
更严重的是,俄军缺乏有效的铁路防御体系。尽管俄铁路公司部署了超过10万安保人员,但面对乌军特种部队的渗透破坏,这些措施显得杯水车薪。
据乌国防部透露,此次行动中,乌军特工提前3周潜入俄境,通过地下抵抗组织获取铁路调度信息,并在关键节点埋设遥控炸弹。这种“点穴式”打击,让俄军庞大的防御网络顾此失彼。
9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对乌克兰军工设施发动报复性打击,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弹药工厂。
但这种对等反击未能扭转局势,反而凸显俄军在战略层面的被动。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西方态度。什梅加尔在请求援助时特别强调,600亿美元缺口不仅是军费,更是“维持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存在的生命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