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9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称,乌军在苏梅州边境推进,并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方向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
同一天,俄国防部报告,24小时内拦截361架乌克兰无人机和多枚美制HIMARS火箭弹。
更令局势骤然升温的,是俄媒披露:乌克兰境内至少有2万外国雇佣军参战,其中大批来自北约国家。
这意味着,俄乌战场的性质,正快速由代理人战争滑向直接对抗。
一、雇佣军蜂拥而入!
9月1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北约在与俄罗斯作战,这不需要任何补充性证明。北约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俄乌冲突,向乌方提供间接和直接的援助。因此,完全可以说北约在同俄罗斯作战。
俄安全部门情报显示,目前在乌克兰作战的外国雇佣兵,不仅有南美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也有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更关键的是,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北约东翼国家的退役军人,甚至现役军人换了皮,就直接化身雇佣兵参战。
塔斯社援引一名代号“Dondos”的俄军情报员称,这些人并非单纯为了钱,而是现役军人直接伪装成了国际军团,与乌军并肩作战。他们接受北约体系的训练,使用北约提供的武器,与其说是雇佣兵,不如说是去掉国旗的正规军。
2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乌军在东部战线多出一个整编军团。
更何况,这些雇佣军多是打过仗的老兵,作战经验比乌克兰新征召的年轻人强得多。
对俄军而言,前线压力骤然放大。
二、俄罗斯的优势与困境!
表面上看,俄军仍然是人多、炮多、炸弹多。
秋季攻势启动后,库皮扬斯克、红利曼、康斯坦丁罗夫卡、红军城等方向,俄军正不断压缩乌军阵地。
在红军城一带,俄军一次性投入了五个海军陆战旅:太平洋舰队155旅、40旅,里海舰队77旅,波罗的海舰队336旅,北方舰队61旅。清一色穿着海魂衫的精锐老兵。
在库皮扬斯克方向,俄军小股突击队再次钻管道潜入城区。乌军被迫在天然气管道里塞铁丝网、灌水,企图防范渗透。这种细节,足见前线作战的残酷。
俄军优势在哪里?在于重火力的压制力。
坦克、大炮、导弹、无人机,数量全线碾压。
由于缺乏重武器,乌军的进攻一直都是软绵绵的。
但是俄罗斯的困境同样明显:前线推进缓慢,消耗巨大。
尤其是后方能源体系,正被乌军无人机和导弹持续袭扰。
列宁格勒州基里希炼油厂、彼尔姆化工厂、铁路枢纽接连中招。俄境内燃油短缺已经出现,下诺夫哥罗德的汽油供应紧张,就是警讯。
三、无人机麻雀战!
如果说俄军在正面战场是大炮碾压,那么乌军的反击是麻雀战的现代化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队通常都是用地雷、冷枪冷炮。如今乌克兰人用无人机、导弹和特种小分队,专挑俄罗斯的软肋下手,炼油厂、铁路、能源设施不断成为袭击目标。
仅在8月份,乌军对俄境内成功袭击45次,其中一半是能源目标,22次命中炼油厂、油库、天然气站。俄罗斯能源系统不仅创造外汇收入,还直接维持前线战斗所需。
现在能源安全遭遇危机,俄军的战争潜力有可能面临挑战。
关键原因是,俄罗斯地广人稀,防不胜防。
从最西边的加里宁格勒到远东,上万公里国土不可能全覆盖防空。即便俄军拥有S400、铠甲S1,也无力面面俱到。
泽连斯基已经公开表示,要用无人机消耗战拖垮俄罗斯。
四、欧美让俄罗斯失血!
如今,特朗普也不喊和平了,最近一直喊话要求欧洲彻底停止购买俄石油。他的逻辑很清晰:要掐死俄罗斯,就必须掐断能源。
但是,美国和欧洲能精诚团结吗?
答案是模糊的。
欧洲嘴上高喊支持乌克兰,但实际上仍然离不开俄石油。
特朗普索性甩锅,除非欧洲国家对中国和印度加征高关税,美国才会跟进。换句话说,美国想让欧洲和中国彻底撕破脸,为乌克兰埋单。
与此同时,英国前首相约翰逊跳出来呼吁欧洲军队直接进驻乌克兰。这无异于把战争的火焰直接烧到北约。
问题是,欧洲真敢吗?
现在的雇佣军模式,恰恰说明他们不敢直接集团参战,只能用灰色方式下场。
五、俄罗斯还能坚持多久?
这场战争已经不是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模式,而是全面的持久消耗战争。
俄罗斯能不能撑下去,要看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能源出口还能撑多久!乌军每天用几百架无人机狂轰滥炸,俄炼油厂频频中招。能源体系若被持续削弱,俄军的资金链将受到实质性打击。
第二是后备动员能否持续!俄罗斯拥有200万老兵,几十万合同兵。但是随着战争拖长,年轻人是否愿意继续参军?社会承受力是否足够?这决定了俄军能不能继续填补前线缺口。
第三是北约态度是否升级!现在乌克兰是2万雇佣军,如果变成10万呢?如果直接派正规部队呢?俄罗斯就必须面对与北约的直接冲突。这是决定战争性质的关键。
目前,俄军仍然在前线推进,占据主动。
不过,乌军用无人机袭扰后方,正逐步打击俄军的战争潜力。
俄罗斯如果无法尽快压制乌军的“麻雀战”,战争时间越拖越久,消耗就越惊人。
六、谁会先撑不住?
乌克兰赌的是西方无限供血,俄罗斯赌的是自身的资源和潜力。
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的民意已经疲劳,乌克兰内部的人力资源也在枯竭。
俄罗斯的短板是工业体系虽然庞大,但是出口受限,能源收入有可能被切断,钱袋子迟早受损。
这是一场比拼“谁先撑不住”的战争。
乌克兰希望拖垮俄罗斯,但俄罗斯同样要让乌克兰在血流干之前崩盘。
2万北约雇佣军参战,让这场战争性质更加复杂。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俄乌之间的矛盾,而是大国之间的战略消耗。
俄罗斯能不能坚持多久,取决于它是否能顶住无人机的持续袭扰,是否能守住能源命脉。
乌克兰能不能坚持多久,取决于西方的钱袋子是否持续敞开,以及雇佣军能否源源不断。
这是一场真正的持久战。
未来数月,或许会迎来关键的转折点。
重要的问题在于:
俄罗斯和乌克兰,究竟谁会先被拖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