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冬天,58岁的马师傅感冒总不好,咳嗽得胸口发闷。村卫生所大夫听了听肺,皱着眉说:"听着有杂音,赶紧去县医院拍片子。"
到许昌市中心医院一查,CT报告上写着"小细胞肺癌"。老伴儿当场慌了:"这病不是治不好吗?"马师傅倒冷静:"先治!"可赶上疫情封控,他只能在许昌做治疗——6次化疗、28次放疗、10次脑预防放疗。
"那阵子闻着烟味就吐,饭友煮的饺子味儿都能让我干呕。"马师傅回忆,"可我咬着牙吃,吐了接着扒拉两口。头两次化疗后,胸口闷得轻了,算是没白受罪。"
2020年6月复查,马师傅的肺里情况挺好。放化疗结束后,他想再找点办法预防复发。妹妹告诉他:"我有个乳腺癌病友,在郑州希福中医吃了几年药,现在能下地干活。"
2020年7月7日,马师傅揣着病历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搭了脉:"先调脾胃,把吃饭的劲儿找回来。"
头半个月喝中药,马师傅发现"血糖没那么高了,稳在7左右";肋部的疼也轻了。8月26日复查,医生说"病情稳定"。
"最实在的是能吃饭了!"马师傅说,"以前闻着油星子就犯恶心,现在能蹲在院里啃玉米,就着腌萝卜,香得很!"从那以后,他每天按时喝药,该种地种地,该遛弯遛弯。
2021年10月,CT显示左肺小结节没变化;2022年6月,颅骨低密度灶稳定;2023年3月,当地大夫拍着他肩膀说:"你这病控制成这样,真不错!"
2024年12月复查,肺部、脑部都没异常,肿瘤标志物正常。复诊时,袁院长看他经济紧张,提议:"现在壁虎贵,要不先不加?省点是点。"老伴儿急了:"咋能省?再贵也得看病!少量加两副吧!"
2024年4月,马师傅戴着草帽参加了"希福中医抗癌明星活动"。会上他分享:"现在每天能走一万多步,家里的5亩地种着玉米和小麦,不耽误干活!"
老伴儿在旁边补刀:"他呀,比我还勤快!早上5点起浇地,晌午还不忘给花浇水。"马师傅笑着指了指远处:"那片绿油油的,是我刚种的豆角。"
从放化疗吐到站不稳,到现在能种地、能遛弯、能跟老伙计唠嗑,马师傅的4年抗癌路没"奇迹",有的是每天按时喝药、把饭煮软、慢慢走路——但对癌症患者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