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风-61核导弹驶过天安门广场,当歼-20战机撕裂长空,世界见证了中国军力的飞跃。然而,菲律宾的巡逻船仍在仁爱礁挑衅,越南的挖泥船在南沙加紧造岛,印度的士兵在边境频频越线。这些跳梁小丑何以如此猖狂?静夜史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剑锋太过收敛,敌人的恐惧太过淡薄!
2016年南海仲裁案,所谓的"国际法庭"作出荒谬裁决,否定中国南海主权。中国以"四不"原则强硬回应——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人民海军三大舰队齐聚南海,实弹演习震慑群小。那一刻,南海骤然安静,周边国家噤若寒蝉。
然而,当战舰返航,威胁再现。菲律宾在美国怂恿下再闯仁爱礁,越南加速在南沙的军事建设,日本在东海蠢蠢欲动。在静夜史看来,这些国家之所以敢如此放肆,正是因为中国太过仁慈,太过克制!
一、历史教训:畏威而不畏德的残酷现实
翻阅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一个残酷的真理跃然纸上:周边民族从来都是"畏威而不畏德"。汉朝初期实行和亲政策,以公主换和平,结果匈奴愈发猖狂。直到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率铁骑北击匈奴三千里,封狼居胥,才换来边境百年安宁。
唐朝贞观年间,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骑兵直逼长安。太宗李世民沉着应对,一方面整军备战,另一方面离间分化。待时机成熟,李靖率精兵三千奇袭阴山,生擒颉利可汗,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从此,"天可汗"威名远播西域。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每次亲率大军深入漠北,追击蒙古残部。尽管耗费巨大,但换来的是北方边境数十年的和平。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空前,战舰威震南洋,使东南亚各国纷纷遣使朝贡。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拳头够硬,别人才会听你讲道理!
二、现代困境:过度克制的恶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先后打赢了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南沙海战等一系列正义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然而,近三十年来,中国过度强调"和平发展",军事手段使用过于谨慎,导致周边国家逐渐开始误判中国的决心。
比如1999年,菲律宾故意将一艘废旧军舰坐滩仁爱礁,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临时搁浅"。这一"临时"就是二十多年!期间菲律宾不断加固该舰,试图造成既成事实。中国则始终保持克制,主要通过外交渠道抗议,得到的结果却是菲律宾得寸进尺。
还有越南在南沙群岛非法占领29个岛礁,大肆填海造岛,修建军事设施,更疯狂盗采南海石油,从贫油国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中国虽然也进行岛礁建设,但始终克制自己,没有采取强制措施清除越占岛礁。于是这种克制被越南视为软弱,其侵权行为变本加厉。
2012年黄岩岛对峙事件中,中国海监船最终迫使菲律宾船只撤退,实际控制黄岩岛。这一行动果断坚决,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中国在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后迅速出手,与美国在南海激烈对峙,迫使美国落荒而逃。遗憾的是,这类行动太少,不足以形成持续威慑。
三、美国搅局:霸权主义的黑手
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作为域外国家,深度介入南海问题,向菲律宾等国家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助长了这些国家的嚣张气焰。
2023年,美国与菲律宾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肩并肩"联合军演,参演兵力达1.7万人。美军帮助菲律宾修复在中业岛上的机场跑道,明显针对中国。美国还向菲律宾提供巡逻艇和军事援助,鼓励其在南海挑衅中国。
日本则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向菲律宾、越南提供海上巡逻艇,协助培训海岸警卫队。澳大利亚、英国等也纷纷派军舰到南海"自由航行",为菲律宾等站台助威。
静夜史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敢于挑衅中国,就是因为有美国在背后撑腰。它们盘算着:中国不敢同时与美国及其盟友对抗,因此可以趁机捞取利益。
四、战略误判:克制被当作软弱
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然而,这种善意的政策被某些国家误读为软弱可欺。
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曾公开表示:"中国不会动武,因为他们要考虑国际形象和投资环境。"这种误判直接导致了菲律宾在南海的冒险行为。
越南一边与中国保持党际交流,一边在南沙大力建设军事设施。越共一位高级官员私下说:"中国需要稳定周边环境以集中精力应对美国,不会对我们在南海的行动做出强烈反应。"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曾宣称:"中国不会在边境地区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因为他们担心国际舆论和股市波动。"这种误判促使印度在边境地区频频挑衅。
事实证明,过度克制不仅不能换来和平,反而会鼓励冒险行为。只有让挑衅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真正维护和平。
五、亮剑时刻:以南沙海战为榜样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在南沙赤瓜礁附近与越南海军发生交火。战斗持续不到一小时,中国海军击沉越舰2艘,重伤1艘,越军死伤约300人。中方仅1人轻伤。此战后,中国实际控制南沙6个礁盘,为今天在南沙的存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海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启示:
第一,果断行动才能掌握主动。当时越南试图抢占赤瓜礁,中国海军果断出击,迅速控制局面。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良机。
第二,有限武力可以达到战略目的。赤瓜礁海战规模很小,但效果显著。中国以最小代价获得了最大战略收益。
第三,战后处置至关重要。海战后,中国迅速加强所占岛礁的建设,巩固战果。同时在外交上妥善应对,避免了国际舆论的过度反应。
当前南海局势与1988年颇有相似之处。菲律宾等国不断试探中国底线,企图非法侵占中国岛礁。是时候再次亮剑,让这些国家付出应有的代价!
六、战略选择:如何打好立威之战
中国不需要大规模战争,但必须选择适当时机、适当目标,打几场漂亮的立威之战。
目标选择要精准。可以选择菲律宾非法坐滩的仁爱礁军舰为目标,采取强制拖离行动。这个目标具有高度象征意义,且军事风险可控。行动可以以"清除海洋垃圾,保护生态环境"为名,具有道义优势。
时机把握要恰当。可以选择在美国大选期间、国内政治纷争之时行动,降低美国干预的意愿和能力。也可以选择在中国主办重大国际会议前夕行动,借助国际关注度提升威慑效果。
力量运用要果断。行动必须快速、坚决、彻底,不给对手反应时间。海警船队前出执法,海军舰队后方策应,形成梯次部署。一旦遭遇抵抗,立即升级反应,以绝对优势力量迅速解决问题。
舆论准备要充分。事前通过媒体充分宣传仁爱礁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揭露菲律宾的侵权事实。行动后及时向国际社会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和支持。
后续措施要跟上。行动成功后立即加强仁爱礁的常态化值守,修建必要设施,巩固实际控制。同时向周边国家发出明确信号:任何侵权行动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七、战则必胜:中国完全具备实力
有些人担心使用武力会影响和平发展环境,静夜史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历史反复证明,敢战方能止战,能战方能言和。
中国拥有完全碾压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海军舰艇总吨位超过200万吨,是东南亚国家总和的三倍以上。空军拥有1000多架四代以上战机,数量超过周边国家总和。火箭军的东风导弹可以覆盖所有争议地区。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和强大的战争潜力。可以自主设计建造航母、核潜艇、隐形战机等所有现代化武器装备。这种全面优势是任何周边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在国际环境方面,中国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可以通过一票否决权阻止不利于中国的决议。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等为中国提供了国际支持。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理解和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只待决策者下定决心!
国际政治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永恒规律。中国渴望和平,但和平不能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历史将证明:必要时亮剑出击,不是好战,而是止战的最佳方式!
当年毛主席决策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时曾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略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只有让挑衅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震慑其他潜在冒险者。
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必须展现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决心和意志。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该亮剑时就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人民海军的战舰犁开南海的波涛,五星红旗在每一个岛礁上高高飘扬。那时,四夷宾服的盛况将再次出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真正实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