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二湘写在前面:柯克之死我写了一篇文章Kirk被暗杀是求仁得仁吗?这是他的因果报应,他的Karma吗,很多争议,今天,我们平台也刊发一个温和左派的文章。柯克最不同寻常的就是愿意和左派用非暴力方式对话,我也希望我们这个平台能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对话的平台,让大家看看不同的观点。如果彼此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就关闭了交流的渠道。
柯克的死在美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在凶手还没有被抓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极左人士对柯克这样的右派人士的报复,也对极左人士发起了铺天盖地的谴责,却没想到后来峰回路转:凶手泰勒·罗宾逊已被抓获。初步调查表明,他是一位出身保守派家庭的年轻白人,父亲早年是警察,后来成为一名牧师。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共和党白人家庭。
泰勒·罗宾逊 图源网络
所以现在事情有点麻烦:从家庭出身来看,凶手可能是一个右派人物,但也不排除他是这样的家庭的叛逆者,并因此变成左派。然后有说他和左派组织Antifa有关联,又有说现场子弹上的符号和Gropher有关联。而Gropher是一个极右翼组织。出于谨慎,这篇文章留了整整两天才发,我们一直在寻找确切的证据。这是Foxnews最新的信息:
图源网络
翻译一下就是,杀手罗宾逊和一位变性人正在同居,而且正处于恋爱关系。这样的行为应该意味着他是一位左派人物,而且还是挺靠近极端的——一般人无论左右,对同性恋还是有点容忍度,但能容忍变性人还与之恋爱,往往只有比左派,而且是比较左的左派才能做出来。但是,是不是还会有更多信息出来说明他又和右派有关联,我也不知道。
所以,现在事情该怎么说呢?
首先二湘老师之前发过一篇关于柯克的文章二湘:Kirk被暗杀是求仁得仁吗?这是他的因果报应,他的Karma吗?,简单介绍了一下柯克的情况。我当然是认同他这种出去跟人辩论,讲理,而不是诉诸谩骂乃至暴力的做法,但是如果仔细去看他所宣扬的观点,恐怕我们也没法说这个人是多么的“温和”:比如对于持枪,他说“每年一些枪击死亡是保留第二修正案的代价,这是值得的”,这可根本不是什么正常的持枪派的观点(正常的观点,请参见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从Kirk被暗杀说起,持枪背后的政治哲学),这是冷血动物的观点。再比如说他说30 多岁的女性 “不再处于最佳状态”,不适合约会,将女性价值简化为年龄和生育能力,这样的言论和他经常批判的极端女权比起来,恐怕也没让人舒服多少。
而最令我,一个航空业内人士生气的,是他对于黑人飞行员的言论。他的意思是这些人能够进入航空公司,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因为肤色而遭到了特殊的照顾,实际上水平是不够格的—这当然是扯淡。航空公司和航管机构有一整套体系来审核飞行员的飞行水平,也不会有航空公司会蠢到为了一个“尊重有色人种”的美名就去以坠机为风险雇佣不合格的飞行员,拿飞安开玩笑,因为航空公司最核心的声誉就在于飞安,孰重孰轻根本不用说。
而且事实是黑人飞行员出空难的概率并不高于其他种族的飞行员。比如之前发生过亚特拉斯航空的波音767坠机事件,事情最终归咎于黑人飞行员康拉德阿斯卡极其糟糕的表现。但是阿斯卡绕过的漏洞,白人或其它人种也能;阿斯卡经历的了无法晋升、降职乃至被迫走人,别的人种也会经历。柯克这样的人只是在拿他的黑人身份做文章而已。
柯克 图源网络
所以柯克的确反对极左,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他为了反对极左,不惜说出一些同样极端的极右观点。用错误对抗错误,真的对吗?不会的,因为错误就是错误,反方观点错误也并不一定意味正方观点就必然正确,这是基本的逻辑。
温和派从来都难当—和他相对的那一面仍然把他当做对手和敌人,他自己那一面的极端者却已经把他当成叛徒处理。当秦始皇大搞严刑峻法的时候,他的长子扶苏就是温和派,但是他的下场很惨。类似,民国时候大肆反共时的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等人,也包括特殊年代时的周恩来,邓小平,陶铸等人,日子过得也都很难受,生活环境也极其凶险。温和派从来是里外不是人的。
但是现在恐怕比以往更难当温和派,“极端”二字真可谓我之砒霜彼之蜜糖,我们觉得引以为耻,却有人觉得这是美。他们对于他们信仰的东西,不分左右,都是一种很绝对的信仰,不认同与之相对的观点,也不想接受这样的观点,甚至也有些人根本就不允许它们存在,哪怕是温和的。
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恐怕就是计算机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这个功能实际上在营造一个信息茧房,不断帮人强化他的认知。仔细考察一下时间线就可以发现,社会思想开始极端化的时间与这样的功能上线的时间大体重合(在中国最早是12年),而且功能越完善,越强大,极端化也就越来越严重。我通常不对事情有特别极端的看法,但对于这个功能我要求的有点严:我要求彻底禁止这样的功能,哪怕是提供一个“开启智能推荐”的选项也不行。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而人的认知取决于你能接受的信息,让人只接收一种声音,就是在摧毁认知,也就是在毁掉人生,与这个人是否自愿无关,正如同哪怕是出于自愿的吸毒也应该被禁止。
虽说如此,我还是喜欢温和派。西方哲学里“辩证”的视角,中国哲学里的“中庸”,往往都属于且仅属于温和派。温和派成
为温和派,往往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看得更全面。
泰勒·罗宾逊监控画面截图 图源网络
我觉得我自己是个温和派。诚然我在这个公号写的东西,批极左的多于骂极右的,但这只是因为我恰好没有多少机会去写一些东西而已。我支持极端的女权吗?不支持。我当然会去提醒那些拿当骂人词汇的人,提醒他们实际上就是在说男性优越于女性,就是性别歧视和大男子主义,也喜欢甚至仰慕身边那些敢于出来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老妈就是这样的人,我同为之动过心的女同学也是这样的人,也恰恰是因此我为之动心),但也绝对不会因为要提升女性地位,就反过头来污名化男性,最终造成女性歧视男性的局面;我支持极端的环保吗?不支持。
娘炮
我不会为了环保把人退回到刀耕火种的状态;我支持绝对放纵的经济吗?不支持。剥削、贫富差距都是权力现象,而如果不加控制,权力只会从无权力者流向有权力者,也就意味着剥削和差距的加重。凡此种种,我对那些极右的观点也往往不赞成,恐怕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写这样的文章。
我也喜欢和温和派待着,因为温和派都能容得下别人,不会强行宣扬自己的观点,更不会试图强行“矫正”别人。我的高中同学都是很温和的,大学大体也如此,偶尔遇到两个试图强行“矫正”我的粉红同学,我果断的把他们从我的朋友圈里清除出去:我不去矫正你,你也别来烦我。至少我和现在朋友圈里的全部人沟通起来都没有问题,谁都不会使用多么激烈的词语,谁也不会上纲上线,能达成一致就最好,达不成一致也相安无事,彼此也都能从对方的观点中学习。
这样的平和不太可能属于那些极端的人,比如川普和马斯克的闹掰。
但是温和派的声音空间越来越少。流量时代讲究的是吸引眼球,吸引眼球需要的偏偏就是某种骇人听闻:看来我们也活该倒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温和派会变少,即使极端的人搞出各种各样的冲突,多数人其实还是比较正常的,这样庞大的基数也未必意味着事情会随着极端的人造成的冲突而激化。比如在种族问题上,林肯也好,马丁路德金也好,都死在极端分子的手下,但反而最终促成了事情的解决,而不是分裂。
即使某人因为网上的声音一不小心成了极左或者极右的人士,社会也会把他们纠正过来。比如说我身边有的人一度痴迷于“把资本家挂路灯”,结果在找不着工作,徘徊了几个月之后个个都转变了过来。这种转变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早晚的事儿,我们只是要担心他们转变之前的行为以及造成的影响。
图源网络
我当然不是支持凶手的行为。柯克无论持什么观点,作为一个人,也仅仅需作为一个人,他有生存的权利。哪怕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哪怕他的言论仍然是有煽动性和误导性的,哪怕他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哪怕真的是“为民除害”,也不能靠牺牲少数人而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对于柯克的结局,问题永远是:他是否就因此该死?是否达到了法律上需要死的程度?就算是有,是否该用这种不经法律的私人制裁来达到呢?如果没有,“罪不至死”,杀人的不就更应该被谴责吗?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同情他—作为一个人,也仅出于作为一个人。
很多人在提起这样的观点时,都会提到电车困境,也都知道这个问题解答不出来。为了能够提出解答,很多人的做法是追加各种各样的条件,比如轨道一侧的5个人里有某某,另一侧的一个人里有某某,但这其实都是诡辩,都是在误导:追加的条件都改变了原有的命题,而只有在原有的命题下,我们才能思考生命权的真正意义和捍卫的方式。电车困境没有答案,其实这也是一个标准的温和派的答案:不诉诸极端是给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
不诉诸法律的私自“为民除害”,出于任何目的在政治中使用暴力,都是现代社会的大忌,这是柯克可以被同情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宣扬极端乃至错误的信息,也同样不能被容忍,哪怕宣传的方式相对平和(当然如果不平和就更不能容忍了),这是柯克的问题。综上,这体现了一种事情的复杂性,正如绝大多数事一样,这次的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但虽说如此,却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