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老人居家安全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65 岁以上老人每年约有 30% 会发生跌倒,而其中 80% 的跌倒事件都发生在熟悉的家中。当意外发生时,错误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加剧伤害,掌握科学的应对流程至关重要。
一、发现跌倒:先观察再行动,避免二次伤害
当发现老人跌倒时,首先要克制立刻搀扶的冲动。蹲下身轻唤老人姓名,同时观察其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明显外伤或肢体畸形。若老人意识模糊、口吐白沫或有头部出血等情况,需立即拨打 120,在等待急救期间切勿随意移动身体,尤其要避免强行扭转颈部或腰部。曾有案例显示,家属因急切搀扶导致腰椎损伤的老人神经二次受损,原本可治愈的伤情最终造成瘫痪。
二、意识清醒时:分步检查,温和协助起身
若老人意识清醒且无剧烈疼痛,可先进行简单检查。让老人尝试活动四肢,观察是否存在关节活动受限或异常疼痛。若确认无骨折等严重损伤,可协助其缓慢起身。具体步骤为:先让老人侧躺,用手臂支撑身体坐起,再借助椅子等支撑物站立,整个过程需保持动作缓慢,期间持续询问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若老人表示腰部、颈部疼痛,即使表面无外伤,也应保持平躺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因为脊柱损伤在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三、紧急处理:不同伤情的针对性措施
(一)出血伤口的处理
对于小面积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碘伏,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药物;若伤口出血较多,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按压时间不少于 5 分钟,止血后用绷带包扎并抬高受伤部位。
(二)疑似骨折的应对
若发现肢体变形、肿胀或按压剧痛,需立即固定受伤部位。可用木板、杂质等硬物作为夹板,用绷带或衣物将骨折处上下关节固定,避免移动过程中骨折端刺伤血管或神经。特别要注意,颈椎或腰椎骨折严禁随意搬运,应让老人保持平躺,在身体两侧放置枕头等物品固定,等待专业救援。
四、跌倒后的关键护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一)心理疏导不可忽视
许多老人跌倒后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不敢独自行动。家属要耐心安慰,鼓励老人讲述跌倒过程,帮助其重建安全感。同时,可陪同老人进行适度的平衡训练,如扶墙单脚站立,每次 10-15 秒,每日 2-3 次,增强身体稳定性。
(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卫生间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和呼叫器
・走廊、卧室保持光线充足,移除门槛和电线等障碍物
・家具选择圆角款式,椅子和床的高度以老人坐下后膝盖呈 90 度为宜
(三)基础健康管理
定期带老人进行骨密度检查,对骨质疏松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醒老人穿着合脚的防滑鞋,避免穿过长的衣裤。对于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的老人,要特别注意起身时动作缓慢,遵循 “三步法”:睁眼躺 30 秒,坐起停 30 秒,站立 30 秒后再行走。
五、这些信号提示需立即就医
即使跌倒后表面看似无大碍,若出现以下情况也需及时就医:
✔ 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
✔ 意识模糊或记忆力减退
✔ 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
✔ 持续疼痛或肿胀不缓解
老人的每一次跌倒都可能是健康的重要警示,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不仅能减轻伤害,更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庭掌握这份 “安全指南”,用细节守护家中老人的平安晚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