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观新疆·改革,发展的密码藏在今日新疆每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产业改革的纵深推进,从科技创新的蓬勃兴起到体制机制的持续破局,这里处处彰显着深化改革、聚力发展的决心。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改革网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提起阿拉山口,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掠过戈壁的烈风、铁轨上呼啸的中欧班列与边境线上往来的贸易车流——这座因风而生、因贸而兴的口岸城市,向来以“硬核”发展动能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再踏入阿拉山口,除了货场的繁忙与铁轨的轰鸣,更动人的是“润物无声”的变化: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跨境税务“一键申报”让企业办事少跑冤枉路;街角社区服务中心的便民窗口,为居民和务工人员就近办理社保咨询、政策解答,方便又快捷。一场静悄悄的便民服务革命,借着口岸的风,吹进了边城百姓生活,也温暖了创业者的心。
税务创新为企业跨境贸易护航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阿拉山口在国家向西开放格局中地位特殊。随着外贸业务量持续增长,跨境税收难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为此,阿拉山口市税务局联合阿拉山口海关、商务、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组建“丝路管家”服务联盟,针对物流产业特点,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诉求响应、货物报关等“一站式”集约化服务,实现“事项即刻办、红利即刻享、问题即刻解”,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
阿拉山口市税务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税收宣传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主要做中亚国家机械设备出口,起初对跨境税收政策一知半解。”阿拉山口江太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宝尔江·苏丹杰力耶夫说,“税务部门主动上门,不仅详细讲政策,还帮我们规范财务管理,避开了不少风险。”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该公司近两年享受税费减免近405万元,全部用于扩大运力和拓展仓储,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便民服务从“跑多次”到“一次办”
走进阿拉山口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明亮整洁的环境中,取号区、等候区、办理区划分清晰,电子屏实时更新办理进度,工作人员着装统一、热情服务、耐心答疑。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当地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26个部门的187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申请材料平均减少40%,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
阿拉山口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办事群众打印相关材料。艾荣布鲁格/摄
“过去注册企业要跑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至少半个月才能办完。”刚拿到营业执照的市民沈先生感慨,“现在一个窗口交材料,一天就拿齐所有证照,太方便了。”行政服务中心还实现“线上+线下”双轨服务,890项事项“一网通办”。截至8月31日,共办件37523件,其中线上26596件、线下10927件。中心里线下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10余套终端设备,可办理电费缴纳、证照打印等32项高频业务。“我们引入‘好差评’系统,群众满意率始终100%。”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洋说。
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的“终点站”
作为边境贸易口岸,阿拉山口每日跨境贸易车辆和人员往来频繁,涉外纠纷调处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去年以来,当地创新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司法、信访、涉外调解等多种资源,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今年4月,综治中心通过“云调解”快速化解一起涉外劳务纠纷:本地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负责人吐某与哈萨克斯坦司机叶某因车辆故障导致货物延误,就赔偿产生争议。“了解到叶某在哈萨克斯坦,我们立即组织调解员、律师,邀请双语人员参与,通过视频连线进行调解,最终两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红卫介绍。
阿拉山口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金雨萱/摄
除涉外纠纷,中心还着力解决群众日常的热难点问题。幸福苑小区居民杨富贵反映,小区因下水管道堵塞分摊维修费引发邻里矛盾,调解员当天联系物业和当事人到场,实地查看后敲定维修方案与责任划分。“这么麻烦的事一天就解决,必须点赞!”杨富贵说。
公安“放管服”小事中的为民情怀
“原以为跨省迁户口要来回跑,没想到在阿拉山口一次就办好!”刚办完户口迁移的董一丁对民警服务赞不绝口。阿拉山口市公安局聚焦户籍办理“急难愁盼”,推出“一窗通办”模式,将户政、出入境、交管等123项业务纳入综合窗口,同时提供预约办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
不久前,户籍民警肖世娇携带便携式采集设备,上门为瘫痪在床的赵大爷老伴办理身份证到期换领。“老伴卧床多年,出门不便,民警上门服务真是帮了大忙。”赵大爷感动地说。
民警正在有序办理车管业务。欧登/摄
车管服务同样暖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车管所建立“业务量动态预判机制”,高峰时段增设临时窗口、提前到岗;推出“交管12123”APP导办服务,指导群众手机办理补换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等业务,实现“掌上办、随时办”。“我们还为外贸运输企业提供重点车辆预约查验、集中办理服务,保障跨境物流畅通。”车管所副所长李振龙说。
社区生活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便民服务不仅体现在办事效率上,更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阿拉山口着力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满足购物、餐饮、维修、养老等需求。
友谊公园经优化升级后,绿化优美、步道整洁,设有休息区和儿童游乐设施,成为居民休闲健身首选。“环境越来越好,配套越来越贴心,我们几乎天天来。”带孩子游玩的市民李娜说。在阿拉套街道幸福社区生活30多年的王玉荣见证了城市变迁:“以前买东西要走很远,现在楼下有超市,5分钟到菜市场,10分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更是老年朋友的‘暖心驿站’,吃饭、娱乐、保健都方便。”
社区干部为就餐老人提供贴心服务。文亚辉/摄
市中心的日间照料中心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核心,这里设施齐全,不仅提供理疗保健,还开设棋牌、阅读、合唱等各类兴趣课程,让子女无暇照护的老人实现“白天入托、晚上回家”的社区养老衔接。“我们始终以老人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解决家门口‘养老难’的问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心负责人王玉霞说。
友谊社区还推出“友岸宜居”互助服务平台,通过微信群和小程序整合社区能工巧匠与商家资源,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老人照护等贴心服务。“居民手机下单,半小时内就有服务人员响应。”艾比湖镇友谊社区党支部书记贾淋民介绍。
城市更新从面貌到内涵的蜕变
阿拉山口以打造“安全、整洁、有序、智慧”边境口岸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改造133栋楼房外立面,维修破损院落,提升小区景观与公园绿化;针对架空线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市区10千伏边防二道线、边防三道线、国门、阿拉套路等区域“电网入地”,采用“一主一备”运行方式,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城市的美观度。
航拍阿拉山口站前广场。李开河/摄
“我们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和民生工程,从规划到落实都坚持便民惠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飞表示,“今后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地下管网改造,完善配套功能,丰富城市业态,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营商环境软实力成就发展硬支撑
便民服务升级不仅惠及居民,更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阿拉山口市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新设企业可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公章、税控设备和政策汇编,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前办进出口许可证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上办理,加上智能通关实现货物秒级放行,从装箱到出境最快仅6小时。”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说。
航拍阿拉山口跨境电商产业园。阿拉山口市融媒体中心图库
“我们以‘人人都是一号服务员’理念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冯宏江表示。优质环境释放强大吸引力: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依托口岸优势,以贸易带动加工,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装备制造和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产业。2024年,综保区完成进出口值382.85亿元,同比增长28.8%,占博州进出口总值的70.4%;工业总产值36.1亿元,工业增加8.99亿元,同比增长193.1%。截至今年,全市市场主体达3157户,2025年新增486户,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航拍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格日乐图/摄
如果说中欧班列的汽笛是城市发展的“强音”,便民举措便是最温柔的“伴奏”。从公安“放管服”打破地域壁垒,到智慧政务“线上办”;从综治中心精准解纷,到社区网格员心系民生——阿拉山口未困于“边陲小城”局限,借开放东风把服务做细做暖。
如今,行政服务中心不见长队,社区公园里老人孩童嬉戏,跨境企业轻松解决税务难题,纠纷群众在综治中心高效调解。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阿拉山口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城市的积极转变,是边境小城以便民服务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阿拉山口必将在便民创新中焕发更大光彩,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魅力,口岸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跑出新的“加速度”。(作者:徐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