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能吃吗?这个问题似乎匪夷所思,难道家里的棉袄棉被也要变成盘中餐了吗?但网上确实流传着“棉花”能吃的传闻,我们来看看究竟是咋回事。
繁花出高岭,飞絮展奇能
据说,在川西高原生长着一种“野棉花”。每逢秋季,理县古尔沟村的村民就会采集“棉絮”,打去”棉籽”后只留下棉毛,揉进荞麦面里。由于荞麦面缺乏黏性,难以成团,加入的棉毛就像胶水一样把荞麦面粘连起来。
两斤荞面放入一两野棉花即可
图源:CCTV
当地人用这种荞麦面做成面条,作为逢年过节的一道美味佳肴。用棉毛做胶黏剂这种天才般的想法实在令人惊叹,不过这“野棉花”真的就是野生的棉花吗?
古尔沟人用来做面条的“野棉花”
图源:CCTV
其实上面用到的这种“野棉花”和纺织用的棉花,不说是素不相识吧,至少也得算非亲非故。真正的棉花属于锦葵科,而“野棉花”属于毛茛科,两者在侏罗纪就已经分家,比人和狗分家的年代早多了。
这里的“野棉花”为银莲花属植物,可能包含多个近缘物种,包括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大火草A. tomentosa、打破碗花花A. hupehensis等,其外形和生境都极为相似,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山区。这些植物都具有大而美丽的粉色花朵,是高山上一抹亮丽的景观。重瓣的打破碗花花还被称为“秋牡丹”,是广泛栽培的观赏植物。
大火草
秋牡丹A. hupehensisvar.japonica
这些植物之所以被称为“棉花”是因为果实里都有一团团的“棉絮”,这些“棉絮”其实是种子上的毛。许多毛茛科、锦葵科、菊科、禾本科、杨柳科等植物的种子表面都有蓬松的毛。像翅一样,毛也是适应风传播的一种手段。有了这样的被毛,种子就像坐上了飞艇,可以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经纶藏硕果,岂可供三餐
既然做面条的“野棉花”并不是真正的棉花,那真正的棉花能吃吗?很遗憾,棉花纤维并不能被人体消化,因此没有食用价值。由于棉花纤维更长更密集,容易结团,吃下去还有堵塞消化道的风险。而“野棉花”纤维较短且添加量少,分散在面团里,因此风险较低,才能食用。
至于棉籽,虽然可以榨油,但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棉酚增加了食用难度。不过棉花还真有能吃的部位,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棉花幼嫩的蒴果——棉桃,吃起来清甜口,就是稍微有点难以下咽,关于棉花可戳啥玩意能穿能吃能造钱?我打赌你一定知道它……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这味是货真价实的棉花
虽然纤维难以消化,但有些种子长毛的植物,其果实在幼嫩时期是可以吃的。比如夹竹桃科的萝藦(曾经被划为萝藦科),虽然被归入一个剧毒家族,但其幼嫩的果实可以食用,既能生吃也能做菜,据说口味清甜,另外,萝藦的花也可以食用。
萝藦Cynanchum rostellatum的花
萝藦的果实和种子。快要成熟时的种子已经变色但尚未干燥,紧贴在一起,仿佛一只小小穿山甲。
同属夹竹桃科的地梢瓜也能食用(但你不认识就千万别随便摘随便吃啦!)。地梢瓜耐旱性强,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干旱的山坡和沙丘上也能生长。其幼嫩的果实既能当水果生吃,也能做蔬菜炒着吃或煮着吃。与萝藦类似,地梢瓜的种子也长有很长的冠毛,成熟后果实开裂,种子随风传播。
沙丘上生长的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地梢瓜成熟的种子
图源:inaturalist / Daba
盘中称美馔,花内有绵情
一些植物种子上的毛在花期就已初现端倪了。蒲公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其种子上的冠毛就像一把把降落伞,吹蒲公英简直是大家的童年活动之一。蒲公英的冠毛并不是在果期才长出来的,早在开花时就已存在,但比较柔软。作为一种经典野菜,蒲公英全株都可食用,因此花中的软冠毛被吃下肚也是常有的事。
白缘蒲公英Taraxacum platypecidum未成熟种子上的冠毛
绵果悬钩子是我国中西部山区的一种野果,和山莓、树莓之类的是近亲。与山莓晶莹剔透的光滑果实不同,绵果悬钩子的花柱下部和子房上部密生长绒毛,尤其在果实成熟之前,活脱脱一个毛球。不过奇特的长相并不妨碍吃,它的味道酸甜可口,有经验的村民会来上两口。
绵果悬钩子Rubus lasiostylus未成熟的果实
成熟的绵果悬钩子
即使有些植物花上的长毛不能被消化,甚至有刺激性,也拦不住人们的馋虫。这时一般在烹饪中会去除这些毛,或者采用煲汤、泡水等方法,滤掉这些毛再喝汤。木棉花是两广等地的朋友们熟悉的一道美味。这种植物不仅果实里有棉花一样的柔毛,杯状的花朵里也存在绢毛。一般在煲汤前会事先把毛清理掉,以免影响口感。
被木棉Bombax ceiba砸过头么
身被丝绒袄,难免作时蔬
除了花和果,许多植物的茎、叶等部位也覆盖着一层“棉被”。相比之下,茎叶上的绵毛对食用价值的影响较小,不妨碍这些植物成为受欢迎的野菜。南方常见的蕨类植物紫萁,其拳卷的嫩叶被蛛丝状毛被包裹,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俗称“薇菜”(不是《诗经》中的薇菜,那个一般认为是野豌豆)。不过新鲜的紫萁味道苦涩,需要经过浸泡、焯水才能食用。
紫萁Osmunda japonica的嫩叶
鼠曲(麴)草是一种分布很广的菊科草本植物,田间地头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浑身都是白色棉毛。鼠曲草也是餐桌上的常客,不过一般不是直接食用,而是磨碎后与糯米粉混合,制作青团、草粿、粑粑等,作为清明节的节令美食。
你吃过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做的青团么
“棉花”入馔,既展示了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也体现出人们利用自然的巧思。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小草,也许正隐藏着未曾设想的妙用。(PS:不推荐自己挖野菜吃!一是容易认错,吃到有毒亲戚你懂的;二是有的种类处理不好也有安全隐患;三是破坏植被,人类过度采摘会影响生态平衡,随意采挖会破坏土壤和植株根系,影响植物的再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