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在公众号:”吕逸少“ 欢迎关注!
西贝的事情好几天了,看见一个评论,说老罗这个网红干掉了一个超大的餐饮公司,说的有点过了,
华为、小米、腾讯、字节这些年没少被人骂吧,为什么就好好的没事?
一个商业帝国,怎么可能因为网上几句话就塌了?
一个巨头公司,它的倒下或者遭遇重创,绝对不在于某个偶然事件或者某个网红的几句话。
网红和突发的负面新闻,充其量只是一个引爆器,它引爆的是这家公司在漫长的经营过程中,自己一点一点攒下来的民怨。
事情的导火索看着是罗永浩的吐槽,但本质问题真的是他那一两句话吗?
这家公司长期以来在消费者心里的感觉就是量少价高,一部分有钱人可能觉得无所谓,一顿饭多花百八十块钱,就当是改善生活了。
但当你的人均消费定在了一个普通人需要掂量一下的水平,你就必须提供与之匹配的价值,无论是味道、分量、环境还是服务。
如果做不到,那么每一个走进你店里,并且感到失望的顾客,都会在心里给你记上一笔。
事情到这里,如果公司能坦诚面对量少价高这个核心问题,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老板的骚操作直接毁了这个企业,
因为量少价高挑战的是消费者的钱包,而预制菜这个话题,挑战的是消费者的心。
尤其是对那些把孩子带去消费的妈妈们来说,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很多人选择这个品牌,是觉得它干净、健康、有品质,给孩子吃也放心的选择,贵就贵吧,顺带说一句,我问了好多吃过西贝的朋友,说他服务好,说他有品质的,就是没人说他好吃。
本来大家出来外面吃就是不想做饭,结果发现来你这,你也不想做饭。
任何时候企业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戏耍和挑战大众的智商与情感。
你可能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营销和信息不对称,占到一些便宜,建立起某种虚假的品牌形象。
但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他们会用自己的钱包和口碑,默默地给你打分,等到某一个契机来临,就会给你来一次总清算。
这就像前几年的那个钟薛高,它为什么会从一个网红品牌,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对象?
真的只是因为它贵吗?
不全是,比它贵的雪糕多的是。
根源在于它在享受高价带来的利润时,却没有对消费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反而传递出一种就这个价,爱买不买的傲慢。
这种傲慢一点一滴地消耗了所有人的好感。
所以当它出现问题,过去积累的所有负面情绪都瞬间爆发,形成舆论的海啸,把这个品牌彻底搞没了。
最后,西贝要是真倒了,也和老罗也没关系,就是老板自己作死的,
老罗扮演的角色只是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说了实话的小孩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