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申通建设
【编辑】马小播
【本期责编】蓝爸爸
【本期编审】Shining灵感
近日,上海轨道交通23号线一期龙瑞路站和上海植物园站先后正式启动开挖施工,这标志这两座车站正式进入了主体施工阶段。
龙瑞路站位于罗秀路龙吴路交叉口以北,沿龙吴路呈南北向布置,是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为双柱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龙瑞路站航拍图
上海植物园站位于龙吴路和罗城路交叉口南侧、上海植物园大门附近,沿龙吴路西侧南北向敷设,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采用单柱双跨或双柱三跨箱型结构。
上海植物园站航拍图
变形控制“组合拳”——守护城市“邻里”
项目周边建筑物、管线距离主体基坑极近。面对施工区紧邻管线的挑战,上海地铁建设集团五分公司引入先进无线伺服钢支撑系统,突破传统支撑架设轴力损失局限。该系统为基坑装上敏锐的“感知神经”与“强力臂膀”,能够实时高精度监测支撑轴力变化,可实现毫秒级自动启动补偿机制,动态调整支撑轴力,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风险。同时,还打出了变形控制“组合拳”:严格践行“随挖随撑、限时完成”的开挖原则,遵循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压缩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长;加密布设自动化监测点,构建全方位预警网络,对基坑周边环境布设测点900多处;优化场地条件,增设栈桥板,确保具备双侧开挖条件。通过多重举措,为毗邻建筑、管线撑起一把坚实的“防护伞”,全方位保障建构筑物及管线安全。
龙瑞路站主体基坑开挖
上海植物园站主体基坑开挖
绿色施工“科技范本”——按需降水节约环保
两座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均需进行承压降水,上海地铁建设集团五分公司协同各参建单位多次优化降水方案,创新应用降压井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基于基坑开挖水位降深的实时需求,通过自动化系统动态调控降水深度,实现“按需降水、抽停有据”。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维持了周边地层应力平衡,从源头减少了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最大化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体现了工程节约环保的先进理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