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蓝色水域。在地球资源不断挖掘和深入的当下,人类可以说是当之无愧陆地的主宰,但是对于海洋,人类的探索度仅仅只有5%。这片深邃而神秘的蔚蓝世界,蕴藏着未来的资源、未知的生物与无尽的科学谜题,既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新空间,也是科技竞争的战略要地。
将目光移向琼岛,优越的地理优势铸造了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坐落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热带海洋命名的高等学府。这一独特命名不仅昭示了其地理身份,更明确了其学科使命——聚焦热带、深耕海洋。学校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如此多元的背景支持,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虽然名称包含“学院”二字,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是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中方成员院校,这些身份为其构建了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尤其在东南亚和南海区域合作中发挥着教育外交与科研协同的枢纽作用。
在学科架构上,学校紧紧围绕“热带”与“海洋”两大主题展开布局。目前设立海洋科学、水产、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等十三个专业硕士点,本科教育覆盖理、工、文、管、法、农等九大学科门类。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目前开设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九个直接面向海洋的本科专业,并衍生出二十个密切关联的涉海专业方向,逐步凝练出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旅游、民族与人文等五大特色学科群。这一布局清晰反映出学校拒绝“大而全”、追求“特而精”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将课堂延伸至海洋,让教学扎根热带,是这所高校最鲜明的地理优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开放的、动态的、有时甚至是充满挑战的真实海洋环境,学校开展全国性海龟救护保育工作,近年累计救治活体海龟586只,协助将已经康复的活体海龟放生503只,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和海南省充分肯定。这种“向海而学”的培养模式,塑造了学生强烈的现场问题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也使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更具应用温度和时代价值。
当然,作为一所正在成长中的年轻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也面临诸多挑战。学术积淀有待岁月打磨,学科发展尚需更均衡的布局,远离学术核心圈的地理位置既带来宁静致远的治学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术交流和信息互动的成本。但对于那些真正热爱海洋、有志于在这一领域深耕的学生来说,这些挑战远不足以掩盖其独特的吸引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