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宣布将印度商品关税提高至50%的政策背景下,印度出口商为规避高额税负,纷纷赶在关税生效最后期限前加急完成交货。
一时间,印度飞往美国的货机满载待运货物,货运量短时间内大幅飙升,印度对美贸易量在一周内猛增28%,呈现出“抢运潮”的热闹景象。
这种短暂的繁荣几乎一夜之间便归于沉寂。
据WorldACD市场数据显示,新关税正式生效后的第一周,印度对美国的空运出口量直接暴跌12%,进入9月初后跌幅进一步扩大至14%。
这一急剧逆转的贸易态势,清晰凸显出贸易壁垒对全球供应链的快速扰乱作用,以及其改变市场格局的强大影响力。
回溯此次关税风波的起因,早在美国首次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时,就已让印度出口商感到不安。
但真正引发航运商恐慌的,是华盛顿方面以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决定起将关税税率翻倍至50%。
这一政策加码彻底打破了印度出口商的预期,据货运代理商反馈,在关税生效前的关键窗口期,出口商们争分夺秒将货物运出印度,使得该阶段运往美国的货物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三分之一。
可一旦关税正式落地,订单量便断崖式下跌,市场热度瞬间冷却。
现货运费的变化也同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9月初,印度商品运往美国的空运价格跌至每公斤4美元以下,创下数月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22%,这一价格波动直观反映出印度对美出口需求的突然萎缩。
不过,在对美出口走廊持续萎缩的同时,印度出口商也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市场突破口,对欧洲的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截至9月初,印度对欧洲出口量同比增长8%,显示出出口商正将目光转向西方市场,试图通过开拓欧洲业务缓解对美出口下滑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周边国家斯里兰卡也在此轮贸易格局调整中受益,9月初其对美国的空运货运量同比增长13%,部分承接了原本可能流向印度的订单。
从整体趋势来看,一个规律愈发明显:当关税或政策调整导致某一来源地的商品成本过高时,国际买家会迅速转向其他更具价格优势的替代品,以控制采购成本。
此次高关税对印度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印度面临着数十亿美元的贸易损失风险。
目前,印度对美出口中,约482亿美元的产品将被征收50%的高额关税,覆盖范围广泛,从纺织品、珠宝首饰到化工产品、鞋类等多个核心出口行业均被波及。
英国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甚至警告,这些关税不仅影响印美贸易,还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预计将导致英国今年的GDP增速下降0.5至0.6个百分点。
在印度国内,受冲击最大的当属中小型出口商,其中不少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订单取消、利润率下滑以及产能闲置等问题,可能会波及古吉拉特邦、泰米尔纳德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主要产业集群,对当地就业和经济稳定造成压力。
美国还宣布终止对所有国家商业货物的“最低限度”免税豁免,这一政策进一步增加了全球小型出口商的运营成本,为本就复杂的国际贸易流动又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眼下,印度如何应对此次关税危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已释放积极信号,暗示政府将为出口商推出纾困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卢比汇率波动,通过稳定汇率降低海外运输成本,以缓解关税政策和此前疫情带来的双重冲击。
从外交层面来看,此次关税争端的核心仍与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石油紧密挂钩。
未来,若这一政策出现调整,或是印美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印度出口所面临的压力可能会得到缓解。
但只要50%的高关税政策持续生效,印度出口商就将面临艰难抉择:要么自行承担高额关税压缩利润,要么积极寻找新的海外买家,要么就得承担永远失去美国市场份额的风险。
航空货运统计数据看似只是冰冷的数字,但数字背后隐藏的现实却十分严峻:印度出口中心的工厂已明显面临订单下滑的困境,生产节奏被迫放缓。
美国进口商则在加急寻找更便宜的替代货源,加速供应链重构。
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地区也在这一过程中开辟新的贸易走廊,重塑区域贸易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