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军事技术差距分析:中国东风61发展迅速,美军导弹持续服役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段时间,中国阅兵刚刚结束,很多国家都已经清楚中国军事的实力了,东风61的出现无论是让现场还是观众都大吃一惊,这对比美军的研发速度快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知道,美国目前的老古董民兵III已经服役半个世纪了,现在还得继续干,甚至还说要再干到2050年,这也让很多人猜测美国核战略已经陷入能力萎缩。

那么,这样的猜测究竟是怎么得来的?中美目前的军事差距又有多大?



或许有人会说:“美军让民兵III用到2050年,说不定不是没能力搞新的,而是这老导弹‘经得住造’啊!”

毕竟民兵III从70年代就服役,这么多年下来,技术摸得门儿清,维护起来不用重新适应新系统,反而比折腾“哨兵”更省钱省事。

还有网友猜测,“哨兵”计划拖慢,可能是美军故意稳扎稳打,怕新导弹技术不成熟,万一列装出问题更麻烦,倒不如让老的先扛着。

但实际上,民兵III的“经得住造”早变成“扛不住了”,它的二极管、电阻器这些小零件,跟退休老人似的频繁罢工,备件都快成“古董”了。

空军得省着试射,怕试多了没零件修,这哪是“省钱”?反而每年维护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还有知情人说,“哨兵”不是“故意稳”,是真的失控了,美军的预算不断上涨,短短四年就上涨了上千亿,超支情况甚至还触发了违规警报。

这代价也太大了,本质上就是技术和管理能力跟不上野心,而中国东风61的出现让无数人震惊。

一些外国网友看到之后就不乐意了,说中国“追平甚至超越美俄”,是不是站不住脚?搞不好是为了突出对比,故意放大了中美代差。

实际上这话得客观说,就算不算东风61,中国现有东风系列的进步也摆在那儿,而民兵III呢,还得靠地下井固定部署,连想改成多弹头都得调政策、搞物流,麻烦得像“搬家”。



中国核力量“像升级手机一样迭代”,不是瞎吹,这些年从没中断过投入,技术一步一个脚印。

而美军冷战后几十年没更新陆基洲际导弹,光这“持续迭代vs长期停滞”的差距,就不用靠“传说”撑场面。

或许还有人觉得:“美国军费世界第一,硅谷人才又多,供应链和人才断档顶多是暂时的!”砸点钱挖点人,再建几个工厂,很快就能补回来,“肌肉萎缩”是不是把问题说得太严重了?

毕竟美国科技底子厚,真要发力,恢复起来肯定比别的国家快,但事实恰恰相反。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工业基础萎缩”是长期积弊,不是“砸钱就能补”的。

上一次大规模搞洲际导弹还是冷战时期,那批工程师现在都退休了,新一代人才呢?



要么去搞AI、要么被硅谷挖走、要么去华尔街挣快钱,没人愿意干导弹这种周期长、见效慢的活儿。

这不是“挖几个人”能解决的,得重新培养整个行业的人才梯队,没个十年八年不行。

供应链更麻烦,关键组件的老工厂都关门了,备件得从“古董市场”淘,重建工厂、重连供应链,不光要钱,还得有技术工人和配套产业,哪是“速成”的事儿?

美国现在就是这个困境,不是暂时困难,是几十年“断更”的必然结果。



更关键的是,民兵III延寿背后,暴露的是美军陆基核力量更新体系的“系统性崩塌”,从规划失误到供应链断裂,再到人才流失,是一连串问题的叠加。

反观中国,不管是陆基东风系列,还是海基、空基的发展,都是连贯的,不是只盯着某一款武器,而是整个核力量体系在稳步迭代。

我们不是“唱衰美国陆基”,而是想说明“国家安全的核心武器,不能中断几十年后再捡起来”,中国的优势也不是单靠某一款导弹,而是整个战略规划的延续性。



这件事情也让我们知道了,美军不是没钱、没技术,而是冷战后断了几十年的“香火”,现在想捡起来,才发现人才、供应链、技术积累全断了,中国的进步也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几十年没停过的投入和规划。

说到底是一句大实话:国家安全不能赌“短期省事”,核心武器一旦中断发展,再想重建,付出的代价会远超过“提前更新”。

这一点,不管是对美国,还是对其他国家,都是硬道理,毕竟核威慑这事儿,靠情怀撑不住,靠临时抱佛脚也没用,面对中美现在的差距,你认为他们还有赶上来的希望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洞察用户三大趋势,九牧浴室柜“破圈”启示录

洞察用户三大趋势,九牧浴室柜“破圈”启示录

司库财经
2025-09-15 17:13:18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财联社
2025-09-15 16:53:12
易会满出事后,浙江这家企业被查出多项问题

易会满出事后,浙江这家企业被查出多项问题

温百君
2025-09-15 22:09:14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5 19:56:06
尾盘,突然暴涨!

尾盘,突然暴涨!

证券时报
2025-09-15 18:12:08
西贝公关又翻车了!发布的致歉信偷偷骂顾客,还被网友批改出20多处错误

西贝公关又翻车了!发布的致歉信偷偷骂顾客,还被网友批改出20多处错误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5 18:50:51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玉辞心
2025-09-15 06:18:55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
2025-09-15 23:15:42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直播吧
2025-09-15 15:50:08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上观新闻
2025-09-15 14:43:14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清风拂心
2025-09-14 13:15:08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4:05:40
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胖胖说他不胖
2025-09-15 14:58:33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极目新闻
2025-09-15 17:38:42
中美在马德里第4轮交锋,特朗普发出长文,破天荒承认美国不行了

中美在马德里第4轮交锋,特朗普发出长文,破天荒承认美国不行了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30:09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180视角
2025-09-15 12:21:23
全球仅剩40只!2005年,吉林男子上山挖野菜,发现被吊死了一只

全球仅剩40只!2005年,吉林男子上山挖野菜,发现被吊死了一只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5 20:01:28
澳门赛惹争议!意外的不是孙颖莎冠军,而是王曼昱的心寒!

澳门赛惹争议!意外的不是孙颖莎冠军,而是王曼昱的心寒!

八斗小先生
2025-09-15 09:03:46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新华社
2025-09-15 23:18:03
田径世锦赛第3日综述:中国队收获1银1铜,杜普兰蒂斯破世界纪录

田径世锦赛第3日综述:中国队收获1银1铜,杜普兰蒂斯破世界纪录

烧体坛
2025-09-15 22:09:11
2025-09-15 23:39:00
阿晪美食
阿晪美食
喜欢做菜,享受做菜的过程
607文章数 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数码
手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教育要闻

9月13日雅思大作文示范写作 | 面对面开会:好处多过坏处?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CASETiFY推出iPhone 17系列手机壳:晶釉手机壳亮相

手机要闻

魅族 22 发布!超窄边框+白色面板,「煤油」们会满意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