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90后”孔圆可谓名气不小。她通过当地“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成为回引返乡创业的合伙人之一。孔圆于2021年创建了“虎咬瓜”品牌,在泗水县开设第一家地瓜名产店。现在,从生鲜地瓜的种植、挑拣到加工、包装、运输,从线下品牌店策划到线上营销,昔日的“土疙瘩”做成了大产业,变身乡村振兴“金招牌”;同时,“地瓜主题游”等新业态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孔圆的创业经历正是济宁市以合伙人模式为抓手,汇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一个生动例子。据介绍,近年来,济宁市将“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的核心举措,累计招募合伙人1031人、片区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落地项目725个,带动当地民众增收6亿元以上。
实践中,济宁市聚焦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资源闲置、人才短缺”痛点,创新招募机制,让合伙人与片区需求精准匹配。在全市308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150处“乡村振兴工作站”,全面摸排乡村特色资源及闲置资产,征集村“两委”合伙意向,累计征集合伙项目1105个。
同时,在重点城市设立“合伙人招募联络站”,主动对接清华大学、华润集团等高校、企业,寻访乡村运营团队、产业专家。依托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外商会等渠道,每年两次集中发布合伙人“招募令”,招引企业家、创业者、投资者、济宁籍在外能人。
济宁市鼓励合伙人以创办企业、资金投入、技术入股、创意开发等方式,与村集体共同开发资源、发展产业项目,实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全市带动农民就业3.6万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济宁市还对优秀合伙人,开通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纳入“圣地人才一卡通”发放范围,授予“名誉村民”“名誉村长”等荣誉称号,单列返乡创业优秀人才奖励项目,让合伙人在乡村发展有待遇、有荣誉、有机遇,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此外,济宁市健全合伙项目用工保障机制,组织开展项目用工技能培训、市场招聘等活动,优先推荐片区村民到合伙项目就业,支持村民围绕项目配套自主创业,提供创贷资金、创业指导,仅“尼山鹿鸣”一个项目就吸纳就业2000余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葛红普)
[编辑:时斓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