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宝宝出生9个月以来首次发热,已持续三天,我们一家都很着急。”近日,一位来自苏州的家长带着家中婴儿,跨越200公里专程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找到儿科陈玉林主任医师就诊。经过诊疗后的补液治疗,次日复诊时,宝宝已退烧,无不适反应。针对婴儿首次发热这一令无数新手父母焦虑的问题,陈玉林结合临床经验,为家长们带来实用科普。
婴儿首次发热,先辨“危险信号”
婴儿(0-1岁)体温调节能力仍在发育中,体温超过37.1℃(腋温)时需多留意。陈主任强调,首次发热时,家长需优先观察以下危险信号,若出现应立即就医:
1. 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
2. 伴随拒奶、呕吐、腹泻、嗜睡、哭声异常(过于微弱或尖锐)等症状;
3. 出现抽搐、呼吸急促、皮肤出疹、面色苍白或发绀等异常表现。
科学应对:“居家护理”与“及时就医”的边界
对于无危险信号的低热,陈主任建议家长可做好居家护理:
调节环境:保持室温24~26℃,避免过度包裹,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帮助散热。
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或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补充温开水(按需喂养,避免强迫)。
物理降温需合理:不建议使用酒精擦身,体温未超38.5℃时,可温水擦拭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擦手心、脚心和前胸;若宝宝抗拒,不必强行进行。
退烧药使用有讲究:6个月以上婴儿,体温超过38.5℃且精神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下需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陈玉林特别提醒,婴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首次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如幼儿急疹)、细菌感染或环境变化等相关,家长切勿因“怕麻烦”或“凭经验”拖延就医。像跨市求医的家长,建议提前通过医院官方渠道预约,减少孩子旅途奔波(也可以在互联网门诊咨询医生进行指导)。
新手父母必修课:储备“就医常识”
面对婴儿首次发热,家长要就近选择有儿科的正规医院,避免前往无资质的小诊所。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两院区周一至周日工作时间儿科门诊均开诊,丁家庄院区24小时有儿科急诊。门诊挂号建议网上预约,就诊时以就诊序号为准,并非早签到早就诊。
带宝宝就诊前需携带各类必备物品,避免因候诊时间长,宝宝饿肚子;
就医时需清晰告知医生宝宝发热时间、体温变化、饮食睡眠情况及伴随症状;
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给宝宝穿过多衣物或擅自喂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通讯员 王凝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