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得不咸也可能盐超标?教你一眼看穿“隐形盐”

0
分享至


□记者 孙倩文 文图

今年9月15日所在的9月第3周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在生活中,盐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少了它,再丰盛的佳肴也会失色不少。可如今,多“盐”正成为很多人的健康隐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却远高于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

高盐饮食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家庭控盐有哪些小技巧?日常又该如何减少隐形盐摄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主任医师高焱、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雯。


01

高盐饮食可引发多种疾病

40岁的张先生是一名销售经理,因工作繁忙,三餐大多靠外卖和快餐解决,周末则喜欢和家人朋友外出吃火锅、烧烤等重口味菜肴,很少吃清淡的饭菜,认为“没滋味”。

35岁后,张先生连续多年在体检中被查出血压偏高,同时伴有轻度脂肪肝。医生告知他,必须立即改变饮食习惯,否则很容易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焱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健康中国行动”中每天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


“高盐饮食通过钠离子过量摄入引发一系列生理机制紊乱,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重大疾病产生显著危害。”高焱称,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摄入过量时,钠离子在体内蓄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水分从细胞内转移至血管内,血容量显著增加,这一过程直接推高血管内压力,形成高血压。长期高盐饮食还会持续刺激血管收缩,加速动脉血管壁硬化进程,血管弹性下降后,心脏需更高压力泵血,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

高盐饮食会诱发从高血压到器官损伤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高血压迫使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临床观察显示,每日食盐量超过6克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上升。”高盐饮食会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时风险倍增。

高盐饮食和胃癌也有相关性。高浓度盐分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持续损伤可能引发胃黏膜萎缩或肠上皮化生(胃癌癌前病变)。高盐环境还会增强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表达,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的细菌更易黏附于受损的胃黏膜,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增加患胃癌风险。

王雯提到,高盐饮食还可能增加肥胖风险。研究发现,咸味食物往往伴随着高热量的摄入,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同时,过量的盐摄入还可能对肾脏造成压力,增加患肾结石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通过全面倡导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降低居民食盐摄入量,可以实现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推动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维护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健康。”高焱提到。

02

警惕日常生活中的“隐形盐

很多人觉得只要吃得不咸,盐的摄入就没有超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日常饮食中,还要警惕添加在食物中的“隐形盐”。

“日常生活中,‘隐形盐’主要藏在很多看似健康的食品中。许多加工食品,如面包、饼干、即食燕麦片等,虽然不咸,但为了提升口感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少盐。此外,酱油、蚝油、鸡精、味精等调味品,都是钠的重要来源,常常在烹饪时被大量使用,导致整体钠摄入过高。”王雯提醒,快餐和外卖食品也是“隐形盐”的重灾区,为了提升味道,许多菜肴使用了多种高钠调料,如酱料和腌制食品。即使是看似清淡的汤品,往往也含有较多的钠。


日常如何减少“隐形盐”摄入?王雯提醒,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上的“钠”含量,用“钠(mg)÷400≈盐(g)”换算,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

03

学会家庭控盐小技巧

在日常烹饪和饮食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减盐?王雯提出以下建议:


●用对控盐工具

厨房常备定量盐勺(1勺约2克),按人数和每日5克标准计算用量,避免凭手感加盐;也可使用限盐罐,直观控制每日用盐量。

●改变放盐顺序

烹饪时“晚放盐、少放盐”,建议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再放盐,此时盐附着在食材表面,用更少的盐就能尝到咸味;凉拌菜可先放醋、糖提味,再少量放盐。

●用天然调料替代盐

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柠檬汁、香菇、番茄等天然食材提鲜,减少对盐的依赖;少用酱油、蚝油、豆瓣酱等含钠调味品,若使用,需相应减少盐的用量(10毫升酱油约含1.6克盐)。

●改变烹饪方式

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进行烹饪,这些烹饪方法相较于红烧、油炸等,本身不需要添加大量的盐就能呈现出食物原本的味道。

少吃加工食品

腊肉、咸鱼、腌菜、罐头等加工食品钠含量极高,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且食用时搭配新鲜蔬菜,平衡整体钠摄入。购买面包、饼干等食品时,注意阅读包装标签上的钠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值)的食品需谨慎。

●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和外卖

如果需要在外就餐或者点外卖时,可以提醒商家少盐少油。

王雯提醒,老年人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更需控盐。日常烹饪需考虑成人、儿童的差异,以及零食、酱料等中的盐含量。同时应按餐次比例分配食盐,如午餐每人用盐不超过2.4克。高血压高风险人群可选择高钾低钠盐,既满足咸味又减少钠摄入。

04

让孩子从小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

高焱提到,让孩子从小养成低盐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在日常家庭用餐中,家长自己控制盐的摄入量,做到合理用盐,比如使用限盐勺来精准把控每餐的用盐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认识到低盐饮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尽量少用油炸、烤、煎等方式;烹调加工食品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王雯介绍。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较咸的口味,不要急于大幅度减少盐的用量,可以循序渐进地减少,让孩子的味觉慢慢适应。例如,原本做一道菜放一勺盐,之后可以逐渐减少到三分之二勺、二分之一勺等,逐步培养孩子清淡的口味偏好。

在选择儿童食品上,高焱提醒,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重点关注钠含量。

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比如给孩子挑选饼干、面包等零食时,对比不同品牌,优先选择每100克中钠含量数值较低的,避免孩子摄入过多的“隐形盐”。

可以尝试在家自制健康的零食给孩子吃,如烤红薯、自制水果干等,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控制盐的添加,让孩子养成少吃高盐零食的习惯。

孝敬父母

订一份《大河健康报

发行热线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带回家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文章。为防丢失,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张馨月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鲁中晨报
2025-11-10 16:23:05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4:59:03
人民日报刊文,要学会用辩证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人民日报刊文,要学会用辩证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慧翔百科
2025-11-10 08:40:46
知情人曝疑似曾主任更多内幕:学生时就不检点,嫁大二十岁医院长

知情人曝疑似曾主任更多内幕:学生时就不检点,嫁大二十岁医院长

社会酱
2025-11-10 17:40:37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3:13:33
C919飞机当前最大的困境不是被断供,而是航司们买不起也用不起…

C919飞机当前最大的困境不是被断供,而是航司们买不起也用不起…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0 16:15:53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项鹏飞
2025-11-10 17:36:34
全运会女子10米跳台:陈芋汐一路领先,首夺全运会单项金牌

全运会女子10米跳台:陈芋汐一路领先,首夺全运会单项金牌

全景体育V
2025-11-10 20:30:54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阿离家居
2025-11-10 02:08:20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台独沈伯阳再遭大陆重击,吓得瑟瑟发抖!

台独沈伯阳再遭大陆重击,吓得瑟瑟发抖!

新动察
2025-11-10 15:56:07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新能源车企回应:客户打了方向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新能源车企回应:客户打了方向

潇湘晨报
2025-11-10 16:19:27
1951年,毛主席只调一人入朝,我军立即反败为胜,令美军至今胆寒

1951年,毛主席只调一人入朝,我军立即反败为胜,令美军至今胆寒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11-10 11:03:08
上海最新通报!任英广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上海最新通报!任英广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0 17:51:11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麦杰逊
2025-11-10 12:28:01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10 14:24:07
51:49,特朗普获得开战权,伊朗把几百枚导弹运抵委内瑞拉

51:49,特朗普获得开战权,伊朗把几百枚导弹运抵委内瑞拉

兵国大事
2025-11-09 20:24:46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2025-11-10 21:08:49
大河健康 incentive-icons
大河健康
大河健康报多媒体发布平台
19052文章数 11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 日方紧急找补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 日方紧急找补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促进民间投资,国办最新发声!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摇杆+触板双配置!Steam手柄2代外观曝光

教育要闻

【预告】11月14日|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66场——探索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专场)

数码要闻

659元起!致态TiPlus7100s固态硬盘发布:读速7400MB/s、可选1/2/4TB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