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饭量大的人,越长寿?老年人吃得越多,老得越慢?医生揭晓答案

0
分享至



王大爷今年刚过60岁,平时饭量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两大碗米饭,一盘青菜不够,再加三两肉都不嫌多。他总笑称:“吃嘛,越多越有劲头!我家老人以前就这么养生。”

邻居们见他气色不错,纷纷跟着学,有的甚至担心:“会不会正如坊间说的,饭量大的人寿命长?”但最近一次体检,王大爷查出血糖、血脂均偏高,心里隐隐有了担忧。



究竟老年人是不是吃得越多,老得越慢?还是背后另有玄机?这让很多同龄人陷入了同样的困惑,“饭量与长寿到底有什么关系?”

关于“饭量大是否更长寿”,我们身边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能吃是福”,认为摄入多能补充体力、抵抗衰老;另一种则担忧“吃太多毁健康”,怕增加慢病风险。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医生们给出的答案,恐怕令很多人意外。尤其是第三点,很少有人注意!

从营养学与老年医学研究来看,“饭量大”并不等于健康和长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发布的《中国老年健康膳食指南》明确指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逐年下降,60岁以后,每10年至少下降7-10%。



这意味着,同样的饭量,实际需要的热量却在减少。长期摄入过多会增加以下几种健康风险:

首先是体重超重与肥胖。一项涵盖超6万中老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单位,与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2.6%显著相关。而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度相关。

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高能量食物”,容易导致血糖、血脂异常。《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显示,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7.4%,且与长期高热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此外,饭量大还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诱发胃肠道紊乱,甚至加重肝肾代谢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也会随着年龄下降。饭量大,未必全能被身体利用,反而可能“热量富余,营养短缺”——表面能量足,微量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引发潜在健康隐患。

与之相反,部分“饭量适中、饮食均衡”的老年人,实际更健康、更易长寿。

坚持长期饭量过大,老年人最容易出现三方面变化:

体重增加与血脂异常

据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临床研究,60岁及以上饭量超过推荐值20%以上者,体重超重及血脂异常概率分别为正常者的1.85倍和2.14倍。



糖尿病及高血压风险升高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汇总多项队列研究指出,高龄人群每日总能量摄入超标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21.6%相关,高血压则提升16%左右,尤以“晚饭吃得多”的人影响更显著。

消化系统负担加重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数据,65岁以上老年人中,饭量大者消化不良和胃炎发病率高出平均人群15.7%。多数人忽视了,过度进餐容易引发“肠胃动力减慢、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一步加重慢病负担。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上述情况,尤其是饭量大但常感疲惫、气短或频繁口渴,千万别掉以轻心。这些健康变化往往并不是“能吃就是健康”的信号,而可能是身体给出的隐形预警。

那么,老年人怎样吃更利于健康长寿?医生与营养专家总结了“饭量适度、饮食均衡”的黄金准则,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

根据实际消耗调整食量

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1500-1800千卡,按体型和日常活动量微调,避免“盲目补充”。主食分量一般建议一顿1-2两米饭(约50-100克),多选粗杂粮,搭配高蛋白、低脂肪食材。

三餐定时、七分饱为宜

一日三餐有规律,晚餐尤其不宜过饱。《中国老年健康膳食指南》指出,七分饱有助于血糖平稳、夜间更易入睡,还能减少心脑血管负担。



重视营养密度,丰富搭配

主食+蛋白+蔬菜+适量坚果,每餐蔬菜量约150-200克,优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高优质蛋白。烹饪方式尽量清淡,少油、少盐,降低胆固醇负担。

除了日常饮食,多运动、良好睡眠、均衡心态同样决定健康。切记,不要盲目追求大饭量,而要关注“吃得合理、身体需要”,这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女明星,红遍大江南北,枪毙前大喊:这不公平

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女明星,红遍大江南北,枪毙前大喊:这不公平

凡知
2025-10-23 13:04:23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满慎刚,履新东营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满慎刚,履新东营

观察者网
2025-11-08 19:42:07
暴露真面目!高市早苗放话:如果解放军武力攻台,日本或将出兵

暴露真面目!高市早苗放话:如果解放军武力攻台,日本或将出兵

近史谈
2025-11-09 15:42:06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5:20:04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春江财富
2025-11-09 09:23:07
深夜突袭!磷化工“隐形冠军”惊现国家队,钛白粉唯一低估大龙头要起飞?

深夜突袭!磷化工“隐形冠军”惊现国家队,钛白粉唯一低估大龙头要起飞?

新浪财经
2025-11-09 14:10:33
确认了:上海火车站重磅改造!

确认了:上海火车站重磅改造!

上观新闻
2025-11-09 09:59:08
最邪恶的实验:6女4男船上共渡100天,没有法律约束,结局如何?

最邪恶的实验:6女4男船上共渡100天,没有法律约束,结局如何?

顾史
2025-10-17 20:32:06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采购吃回扣是怎样暴露的?看完惊呆,原来自己穷是因为胆太小啊!

采购吃回扣是怎样暴露的?看完惊呆,原来自己穷是因为胆太小啊!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0:27:12
去上海才发现:今年不兴大衣、冲锋衣了!满街都穿这3种“冬装”

去上海才发现:今年不兴大衣、冲锋衣了!满街都穿这3种“冬装”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1-08 21:36:28
男篮1/4决赛对阵和时间出炉!辽篮再遇老对手,广东对手是最弱的

男篮1/4决赛对阵和时间出炉!辽篮再遇老对手,广东对手是最弱的

老吴说体育
2025-11-09 00:26:52
1950年,溥仪听闻出兵抗美援朝后,当即撕开棉衣取出一件珍宝

1950年,溥仪听闻出兵抗美援朝后,当即撕开棉衣取出一件珍宝

知鉴明史
2025-11-08 14:48:48
法国总统:打击贩毒必须尊重各国主权

法国总统:打击贩毒必须尊重各国主权

财联社
2025-11-08 08:06:20
婆婆让我站着吃饭,我答应,停掉丈夫每月8900的车贷后,全家慌了

婆婆让我站着吃饭,我答应,停掉丈夫每月8900的车贷后,全家慌了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08 20:34:25
中国三季度进口光刻机145台,ASML仅占50台,单价飙升至5338万美元

中国三季度进口光刻机145台,ASML仅占50台,单价飙升至5338万美元

蓝色海边
2025-11-09 15:11:41
鹿晗和格格打起来的瓜

鹿晗和格格打起来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7 19:22:37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菲律宾灾情惨烈,西方援助敷衍,菲总统求助中方,中国拒当冤大头

菲律宾灾情惨烈,西方援助敷衍,菲总统求助中方,中国拒当冤大头

卷史
2025-11-08 18:02:40
默多克继承战结束,长子出血33亿美元,邓文迪26年的心机全部兑现

默多克继承战结束,长子出血33亿美元,邓文迪26年的心机全部兑现

电影烂番茄
2025-09-14 22:41:57
2025-11-09 16:52:49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1249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乌"第三首都"被指将失守 哈尔科夫战事或搅动整个局势

头条要闻

乌"第三首都"被指将失守 哈尔科夫战事或搅动整个局势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教育要闻

管培生,为啥不吃香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3岁女儿说妈妈是坏妈妈,爸爸要给她找个新妈妈,女儿的回答太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