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昕昕
俄罗斯那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说白了就是个“老爷车”,油耗大、毛病多,维修厂都嫌麻烦。可偏偏俄专家们觉得:大国怎么能没航母?那就像游戏里,你是个顶级账号却没有“传说装备”,在五常群聊里抬不起头。
于是问题来了——修吧,自己技术不给力;不修吧,脸面挂不住,典型的“骑虎难下”。
就在俄罗斯纠结的时候,美媒突然给俄支招,找中国吧,让印度砸钱中国修!
美媒突然跳出来支招:别报废啊!你们修不动,可以找中国啊!
理由很简单:中国不仅是造船界的“肝帝”,还是改造库兹涅佐夫“亲姐”的专业户,辽宁舰就是当年库兹涅佐夫的同胞姐妹,被中国一顿猛改造,活生生从“半成品”变成了现役航母。
所以美媒的潜台词是:“俄罗斯啊,你把库兹涅佐夫拖来中国,升级+换装,妥妥的!”
这就像旧手机拿去换屏、换电池、刷系统,交到“维修大神”手里,能秒变新机。
更骚的是,美媒脑补的套餐很齐活:舰体翻新,中国包办;动力、雷达、防空系统,统统换新;顺手还推销舰载机,歼15、歼35、空警600,一个都不能少。
搞到最后,这艘俄航母外壳是苏联的,里子是中国的,飞机还是中国造的,唯一纯正的“俄味”,应该就剩下船员了。
这画风活脱脱就是:俄罗斯出“壳”,中国出“芯”,再打包个“皮肤礼包”。
但戏精还没演完,美媒继续补刀:别急,这买卖还能薅印度一波。
如今印度正琢磨造核动力航母,心气儿比天高:非要“对标中国”,可问题是,航母能造,舰载机咋办?
买法国的阵风?那就是“先用着”,可人家不是五代机,买美国的F35?得签“卖身契”,系统开不开机,还得看美国脸色。
自研?那就是“光辉plus”,估计刚起飞就被网友笑成“隐身拖拉机”,于是——唯一能兜售五代舰载机的,就剩俄罗斯的苏57。
美媒脑子一转:俄罗斯航母找中国修好,然后才能搭苏57上舰,而有了航母+五代机的“展示样机” ,那么印度看了只能乖乖买单。
这不就是俄罗斯收钱,中国收改造费,双赢!
这逻辑像极了“组队副本”:中国是“装备强化师”,俄罗斯是“道具持有者”,最后收割的Boss战奖励,全让印度掏钱买单。
不过美媒的脑洞再大,也掩盖不了现实——苏57在五代机里属于“垫底玩家”,中国、美国的五代机都已经能上排位赛了,俄罗斯的苏57还在“黄金局”里混。
等中国六代机2030年前后上线,印度要是真买了一堆苏57,那画面就像:别人都在用iPhone 15 Pro Max,你刚分期付款买了个iPhone 8 Plus,还美滋滋喊“对标成功”。
总结一下:印度最大的问题,不是没钱,也不是没野心,而是“目标定太高,操作力不足”。动不动就“超越中国”,结果造出来的,连巴基斯坦都不一定能吓住。
就像班里那个学渣,天天说“我要考清华北大”,最后卷子一发:数学选择题只会写名字。
最后一句调侃,所以这场美媒给俄罗斯的“修航母、卖飞机、宰印度”连环局,说白了就是一出国际版的“拼多多砍一刀”。
俄罗斯:想要面子;中国:顺手能赚钱;美国:看热闹不嫌事大;印度:乖乖充钱,买了还可能是个“战力不够”的皮肤。
不过要真按这个剧本演下去,全球吃瓜群众怕是笑到最后:“这波啊,是中俄双赢,印度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