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0
分享至

2015年,张召忠说美国哪怕停下脚步二十年,中国也追不上。十年过去,长安街上的九三阅兵让全世界重新审视这句话。

东风-5C、巨浪-3、惊雷-1同日亮相,三位一体战略力量公开登场。局势已改写,世界震动,中国的答案就在广场上。



“二十年追不上”的豪言,如今谁脸红?

2015年4月28日,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里,军事专家张召忠面对镜头说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美国就算什么都不做,中国二十年也赶不上。”

这句话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话题。那时候的国际舆论,几乎一致认为,美国军事力量全面领先,中国还得花上几十年才能缩短差距。



然而时间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仅仅十年,2025年9月3日,北京长安街,九三胜利纪念大阅兵隆重举行。长安街上,东风-5C洲际导弹方队稳稳驶过,它的射程超过一万二千公里,可携带多弹头打击,被称为“战略杀手锏”。

紧随其后的,是巨浪-3潜射导弹,水下起飞、跨洋突防,真正把战略威慑延伸到全球海域。还有惊雷-1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亮相,它能在高空长航时执行突防任务,具备全天候、全域打击的能力。这些装备的集中登场,直接把“追不上”的话,变成了尴尬的回声。

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阅兵,曾经展示过东风-41、东风-17等新型战略装备,标志着中国的国防科技进入了快车道。

但2025年的九三阅兵,是一次全方位的系统展示:空天、海洋、陆基、网络、无人化,全线展开。尤其是战略核力量和前沿无人装备的同时亮相,让外界真正看到差距的缩短。



那一年,国外媒体在报道时,标题里频频出现一个词:“Rewrite”(改写)。美国媒体承认,面对这种集中展示,不能再简单用“落后二十年”的刻板印象来描述中国军力。中国网的评论更直接:这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向世界传递自信与底气。

十年前的那句断言,如今对照长安街的铁流和满天飞过的战机,成了最扎眼的对比。局势是怎么一步步被改写的?还得看后续的两个关键节点。

九三阅兵:长安街上的战略答案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午十时整,伴随礼炮齐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大阅兵正式开始。

央视直播镜头拉到空中,只见轰-6N轰炸机编队轰鸣而过,机腹下挂载着新一代远程导弹,形成强大威慑。地面上,三军方阵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东风-5C洲际导弹作为最后压轴登场的装备,被称为“战略底牌”。资料显示,它能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实现洲际全覆盖,是中国战略核力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东风-5C不仅是导弹,更是“国之重器”的象征,它出现在长安街,意味着中国战略威慑体系的稳定可控。



同一天亮相的还有巨浪-3潜射导弹。它依托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具备水下隐蔽打击能力,是海基核力量的核心突破。《环球时报》解读称,巨浪-3的出现,让中国的核三位一体战略真正闭环,海陆空全域覆盖。

这种战略意义,在国际媒体报道中被广泛关注。《中国新闻网》援引多家外媒评论指出,九三阅兵展示的核潜射能力,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进入深蓝时代。

惊雷-1无人机则是另一大看点。它首次公开露面,外形科幻,具备高空高速、远程突防能力。环球网的报道称,这种无人装备,将在未来战场发挥颠覆性作用。它的登场,不仅是单一装备的突破,更是中国无人化作战体系的集体亮相。



国际舆论的反应迅速。路透社评论称,九三阅兵释放出三个信号:战略核力量成熟、无人作战成体系、整体军力呈现跨越式发展。外媒普遍认为,这是对2015年以来中国军工科技跃迁的集中展示。

长安街上这场大阅兵,不仅仅是庆典,而是一次沉甸甸的战略答案。十年前有人说二十年追不上,如今答案就在天安门广场的每一次轰鸣里。局势的改写,还不仅止于军队层面,它已经在经济和科技层面外溢开来。

阅兵背后的科技跃迁与经济能量



九三阅兵之后,财经媒体的解读迅速跟上。2025年9月4日,新浪财经刊文指出,这次阅兵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中国企业科技跃迁与产业升级的集中缩影

阅兵装备所展现的材料、电子、动力系统,背后都有大量企业参与研发。这种“军民融合”的路径,正在推动整个经济生态重构。

例如,高温合金材料在东风-5C和巨浪-3上被大量使用,支撑了发动机的高效与耐久;人工智能算法则让惊雷-1具备自主规避和精确打击能力。

这些突破,本质上是中国在基础科研和应用创新的积累体现。中国网评论称:大阅兵是一场关于科技实力的公开考试,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人震撼的答卷。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经济层面的联动。2025年9月的另一篇财经评论写道,九三阅兵所展示的防务科技突破,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能。比如,航空航天材料的突破,直接带动民航发动机产业进步;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加速了商业航天企业的成长。这种“从军到民”的溢出效应,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经济的重要推手。

国际舆论同样关注到这一点。《中国新闻网》在总结各国媒体报道时指出,不少评论承认,中国的军工科技进步,不仅提升了军力,也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阶段。阅兵展示的装备,背后是庞大的产业链协同,是科研体系与产业能力的整体跃升。



九三阅兵因此被视为一个标志性节点。它不仅让外界看见中国军队的全新面貌,更让世界意识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外界设定的“二十年追不上”的想象。

长安街上那一刻轰鸣的铁流,实际上宣告着另一种局势的展开:不再是追赶的故事,而是改写的现实。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策聊实事
阿策聊实事
关注我,社会热点看不停!
2992文章数 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ONEXGPU Lite 显卡坞海外物料确认所谓 "USB 5.0" 实为 USB4 V2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