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后厨兄弟揭秘:大厅空到能数葱花,我们快要撤了!
红颜~笑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不少曾经门庭若市的大牌餐企也面临流量下滑、客单萎缩的挑战。正如老话所说,“民以食为天”,但当人们的消费习惯悄然改变,这道“天”似乎也在重新排版。我一位在西贝担任配菜员的朋友,前几天约酒时满脸愁容地说:“哥,我可能快撤了。”这句话背后,是一个传统餐饮品牌正经历的冷热蜕变,也是无数餐饮人正在面对的现实——当热闹不再,坚守是否还有意义?
我那哥们儿在西贝后厨负责配菜,平时手脚麻利、眼疾手快,周末高峰期更是忙到飞起。以前哪需要等位?简直就是人挤人、队接队,服务员跑断腿,厨师炒锅抡到冒火星。可最近呢?他苦笑着说:现在大厅空荡荡,偶尔来几个人,还多是小红书打卡型选手——点一碗羊杂汤加小米饭,拍几张照片、扒拉几口就撤了。消费缩水得像被拧干了的毛巾,后厨兄弟闲得能数清楚葱花有几根,服务员擦桌子的频率比翻台还高。
你说这情况离谱不离谱?以往人声鼎沸,如今安静得像自习室。就连我们这些老客都感觉,西贝还是那个西贝,但气氛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了。我哥们说,再这么耗下去,关店可能是迟早的事。但他语气里没有恐慌,反而有点“早点解脱也罢”的淡定。他说在这学会了察言观色、人情练达,也算没白干。接下来打算歇一阵,养养胃、投投简历,“江湖不大,咱换个场子继续摇”。
这不是西贝一个品牌的问题,是整个传统正餐赛道都在面对的“冷静期”。消费者变抠门了吗?也不是。大家只是更理性、更选择困难了。要么你去搞性价比,要么你做情绪价值,中间不咸不淡的——就容易变成“背景板餐厅”。我哥们临走前还调侃:“你看那羊杂汤,它不香吗?香。但光靠汤,撑不起西贝的梦想。”
所以你看,没有哪个品牌能永远站在C位,也没有哪段经历会真正被浪费。餐饮如是,人生亦如是。一家店的起落背后,是消费趋势的转向,也是无数普通人调整步伐、再次出发的勇气。或许“离开”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换个方式,继续热爱。就像我那哥们说的:“汤凉了可以再热,场子冷了——大不了换一个再燃起来。”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职场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