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锈迹斑斑的T-10K原型机、拆解一空的空壳航母、半成品的导弹巡洋舰。
2011年时,乌克兰看着这一堆“废铁”迫切想将它们处理了,很快中国拿着4000多万美元找上门来。
可以说用着最低价将其全部打包,顺便还被附赠了全套苏式加油技术。
这放在当时来看,怎么都是乌克兰血赚,可十年过后,局势已然彻底反转,曾经的三架“废铁”竟已经成了大国重器?
落魄家底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继承了一支包括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和黑海舰队在内的庞大军事力量。
表面上看,乌克兰拥有令人艳羡的国防基础,但现实是,维持这些装备需要巨额资金,而新生的乌克兰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
更严峻的是,苏联国防工业体系被割裂:坦克在乌克兰制造,但火控系统来自俄罗斯;飞机机身由乌克兰工厂生产,但航电设备来自波罗的海国家。
乌克兰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根据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以换取国家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乌克兰开始寻找国外买家,处理那些看似无用却占用资源的“钢铁垃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现在了乌克兰的视野中。
三次交易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乌之间完成了三笔关键交易,这些交易当时看似普通,却对中国军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5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架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3。
这架锈迹斑斑的原型机被运往西安阎良机场,成为中国舰载机研究的起点。
苏联最早开发了T-10K作为苏-33的原型机,而乌克兰恰好拥有一架。
通过研究这架原型机,中国工程师迅速掌握了舰载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歼-15的研发节省了至少五年时间。
而后就是1998年,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那艘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
声称要将其改造成澳门的海上赌场,但实际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期间土耳其拒绝让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经过一年半谈判才放行。
途中遭遇风暴,拖缆断裂,航母在爱琴海上失控,历时627天,航行1.5万海里,才最终抵达大连。
这艘航母的购买价格看似低廉,但总花费实际上超过1亿美元。
当“瓦良格”号变身“辽宁舰”重返海洋时,世界才恍然大悟中国的真实意图。
最后就是“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这艘光荣级巡洋舰完工度达90%,配备威力巨大的“玄武岩”反舰导弹系统。
中国曾表现出购买意向,但最终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压力下,乌克兰放弃了这笔交易。
这艘巨舰至今仍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港,锈迹斑斑,成为乌克兰军工衰落的象征。
技术转化
购买装备只是第一步,真正关键的是技术消化和再创新,中国军工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速度。
以“瓦良格”号为例,中国工程师面临巨大挑战:航母图纸不全,关键设备缺失,船体严重锈蚀。
研究团队不得不对每个部分进行测量、绘图、分析和重建。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中国不仅修复了船体,还自行研发了多项新技术。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航母的国家之一。
同样,通过研究T-10K原型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在歼-11B基础上,开发出了国产舰载机歼-15。
2012年11月23日,歼-15成功在辽宁舰上实现着舰和起飞。
战略得失
回头看这三笔交易,中乌两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而言,这些购买是技术跃升的捷径,通过消化吸收苏联遗产,中国军工节省了大量研发时间和成本,快速缩小了与世界的差距。
如今,中国不仅改造了“辽宁舰”,还自主研发了山东舰、福建舰,建立了完整的航母制造体系,歼-15舰载机也已批量生产,形成战斗力。
相反,乌克兰的军工体系却持续衰落,黑海造船厂于2018年7月宣布破产。
安东诺夫公司最后一架飞机于2016年下线;南方机械制造厂产能大幅萎缩。
更令人唏嘘的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实际上失去了自主国防能力,不得不依赖外部援助。
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军工巨头,如今大多默默无闻。
乌克兰是否“悔到肠子青”?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如此,但这些交易背后反映的是国家战略选择的差异。
中国有着持续的国防现代化计划和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乌克兰则面临持续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即使保留了那些装备,也无力维护和发展。
超越买卖
技术引进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消化能力,同样购买苏联遗产,印度选择了直接购买成品,而中国则坚持技术消化和再创新,两种路径结果迥异。
其次,人才比设备更重要,中国不仅购买装备,更注重引进人才和技术资料。
那些前来中国工作的乌克兰专家,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完整的研发理念和经验。
最重要的是,国防现代化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自主掌握,这是中乌军工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
乌克兰的经历也提醒我们,国际环境变幻莫测,1994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以换取安全保障。
二十年后的2014年,这些保障在强权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一个国家必须有能力保卫自己,这是国际政治中的残酷现实。
2019年12月,山东舰交付海军;2022年6月,福建舰下水;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能自主设计建造航母的国家。
而尼古拉耶夫港的“乌克兰”号巡洋舰仍在锈蚀,黑海造船厂的龙门吊已被拆除——两个国家的不同选择,书写了截然相反的历史轨迹。
参加资料:
现场直击!歼-16和运油-20联手演练 2025-09-11 21:08·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