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在明又是找前任日本首相石破茂,讨教如何谄媚特朗普,又是在臭名昭著的美智库发表“安美经美”的演讲,更是“义无反顾”地“上供”数千万美元,就为在特朗普那讨个好脸色,以便让特朗普看到自己的忠心,从而能够对韩国下手轻点。
结果呢,李在明和特朗普的会面确实有个一个不错的开局,但对特朗普来说,李在明做的这些,那不都是理所应当的吗。该提的要求一点没减,甚至变本加厉,向李在明讨要驻韩美军基地的地皮,想要在韩国建立“国中国”。
本以为回国能消停会儿,没想到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回国还不到两周,就传来消息,韩国应美国要求,在佐治亚州投资建立的一家电池工厂,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一锅端了”。超 300 名韩国技工,像牲口一样被押上警车。这事儿一出来,韩国舆论瞬间炸锅了。从各种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到处都是对美国和韩国政府的批评。要知道,这些韩国技工可都是持有工作证的,可美方却硬说证件不合规,说他们是非法劳工,问都不问就直接抓人,这谁能接受啊?韩民族日报都发文质问,“请来投资” 却进行大规模抓捕,这是盟友该做的事吗?韩国政坛也开始怀疑 “盟友论” 的真实性,反思美国的盟友体系到底靠不靠谱。
这下,李在明彻底坐不住了。他心里清楚,如果不赶紧做点什么,自己的政治声誉可就全完了。于是,他当即连下四道命令,试图挽回局面。
第一道命令,就是要把被美国逮捕的韩国技工接回来。这事儿是韩国国内舆论爆炸的导火索,要是不解决,李在明根本没法向民众交代。据说,这些韩国技工本来 9 月 10 日就能启程返韩,结果因为美方原因,推迟了一天。估计特朗普也发现,没了这些韩国技工,光靠美国工人,根本撑不起相关产业的运转,所以想挽留他们。但可能给的条件不够诱人,最后这些技工还是在 11 日踏上了回国的路。
这一事件,让李在明的 “安美经美” 路线彻底破产。现代和 LG 联合投资的这座电池工厂,砸进去 3500 亿美元,如今别说赚钱了,能不能收回成本都是个未知数。事发当天,两家韩企美股分别下跌 6% 和 4%,近 18 亿韩元就这么打了水漂。这对那些打算对美投资的韩企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谁还敢轻易把钱投到美国去啊。
而李在明接下来的第二、三、四道命令,都和中国有关,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 —— 对华示好。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从本月 29 日到 2026 年 6 月 30 日,对中国 3 人及以上的团队游客开放免签,最多能停留 15 天。这明显就是想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去韩国旅游,拉动韩国的旅游业。要知道,中国游客在全球旅游市场那消费能力可是相当强的,韩国这么做,就是想从中国游客身上捞一笔,振兴自家经济。
第三道命令,限制韩国国内的反华示威活动,还明文规定,禁止示威团体出现在明洞商圈附近。这明摆着就是给中韩旅游开道啊。李在明在内部会议上说,这些集会已经超出了言论自由的底线,就是在故意制造外交摩擦。其实大家都明白,他这是在讨好中国,让中国游客能在韩国玩得安心、舒心。
第四道命令,韩国财政部通知菲律宾政府,暂停一笔 7000 亿韩元的援助贷款。这笔贷款本来是用来援助菲律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体系的。韩国这时候突然叫停贷款,背后的深意值得琢磨。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一举动很可能是韩国在外交层面上,向中国释放友好信号。毕竟,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有些摩擦,韩国这么做,说不定是想向中国表明,自己在外交立场上有所调整,希望能和中国改善关系。
李在明这一系列操作,说到底,是被美国逼的。美国的所作所为,让韩国看清了,一味地讨好美国,根本换不来尊重和利益,反而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现在,韩国开始尝试修复和中国的关系,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未来韩国在外交上到底会怎么发展,是继续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还是彻底倒向某一方,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