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北京找我聊天的基层领导明显多了,主要的话题是:追求“非税收入增长”,有什么高招?
卖地财政走到尽头,财政入不敷出负债累累越来越严重,基层“三保”难(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成了基层主要领导干部吃不香睡不着的心病。
由于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趋势是很难改变的,就只能想办法追求非税收入的增长。
本人前些年就,要把追求非税收入增长摆在经济工作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和探索。现在,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原文)
今天起,分上下两篇,我们讨论基层追求非税收入增长的方法与路径。
“三全”组织化是追求非税收入增长的基石或前提条件
什么叫“三全”组织化?
三全:
全要素、全域、全产业链。
三全组织化:
全要素组织化——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本单元,把劳动力组织起来、把地组织起来、把闲置房宅组织起来、把钱组织起来、把需求组织起来、把供给和服务组织起来、把生产经营组织起来…把城乡关系组织起来;
全域组织化——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本单元全要素组织化的基础上,再以乡镇为单位、以县市区为单位联合起来。
全产业链组织化——在全要素组织化和全域组织化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组织化了(产业链闭环),要推进全域内的主要产业实现五链融合:产业链、服务链、金融链、数据链、管理链五链融合。五链闭环、融合一体,就是产业现代化!
一般性的产品或产业,无论是什么产品或产业,都是供大于求的。供大于求了,再不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就会加剧内卷,就不能实现从追求数量增长收益到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的跨越,就会勤劳致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及基层组织要追求非税收入增长是不可能的,就只能陷入靠“砸锅卖铁”混日子的“下沉螺旋”。
三全组织化,是基层走出“下沉螺旋”的基石或前提条件。如果基层党委政府不想扎扎实实做三全组织化,基层是永远也走不出经济“下沉螺旋”的,财政“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一保也保不住的!
追求非税收入增长要做好新型五区规划
如果说以乡镇或县市区旗为单位实现“三全”组织化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同步要进行的以乡镇或县市区旗为单位的新型五区规划则是前提条件。
什么叫新型五区呢?
新型社区、新型集体经济产业园区、新型种植区、新型养殖区、新型休闲养生养老区。
一个乡镇,要在三全组织化的基础上打破村界,统筹多村资源统一规划:要做新型五区规划,以新型五区规划替代各种乱七八糟的规划。
一、新型社区规划:是面向未来,规划有未来的中心社区,新型社区是住人的,不仅住村民,也住下乡的市民。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型社区集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要停下来,“建设未来村,共创新生活”。
二、新型集体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多个村把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到一两个区位地方,每个乡镇建设一两个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各个村集体都是产业园区的股东,多村联合发展新集体经济。各村单打独斗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只会加剧内卷,是永远跳不出基层经济发展的“下沉螺旋”的。
三、新型种植区规划:要在三全组织化和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对各村的土地连片、统一整理,再按照客观条件统一规划不同的种植区——粮食种植区、茶叶种植区、水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等等,发展规模化的、专业化的大农业。新型种植区规划要与风力发电规划结合起来。
四、新型养殖区规划:在一个乡镇域的范围内,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规划不同的养殖区。如,养鱼、养牛、养猪等,能结合起来的要尽量结合,如养鱼就可和养猪养鸭等结合起来。新型养殖区规划,要与光电发展统筹规划。
五、新型休闲养生养老村规划。养老是未来一个很大的产业,要选择风水好的村,规划成休闲养生养老村,要把农村的养生养老事业水平搞的比城市的养生养老事业水平高出两个等级,吸引城市老人到农村养生养老。
以乡镇为单位的做新型五区规划,各种资源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利用价值就会倍增,也为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为乡村经济跳出“下沉螺旋”创造条件。
◽️点击查看过往精彩文章
点点关注不迷路,一起建设未来村,共创新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