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理论/创作/技巧/常识
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核心是从意象、语言、背景三个关键维度切入,结合诗歌整体氛围综合判断,具体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一、抓核心意象,感知情感倾向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不同意象常带有固定情感色彩。比如“明月”多关联思念,“落花”常暗示感伤,“大漠”“长河”易营造豪迈感。通过梳理诗歌中反复出现或重点描写的意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可快速锁定基调方向。
二、品关键词句,捕捉情感信号
关注直接抒情的词句(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显豁达),以及带有情感色彩的形容词、动词、副词(如“愁”“悲”“恨”“喜”,或“残”“破”“暖”“明”)。同时留意抒情句、议论句(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接点明“悲”的基调)。
三、联系作者背景,理解情感根源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时代背景,能更精准解读基调。比如杜甫身处安史之乱,诗作多“沉郁顿挫”;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从“明快活泼”转为“凄苦悲凉”。了解这些背景,可避免对情感基调的片面判断。
往期诗论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第七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700篇,95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3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5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7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