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浦东塘桥街道的仁济东院、儿童医学中心两家医院日均门诊量超2万,大量就医人群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短租需求,使得人口管理难、违规改造、消防隐患、邻里纠纷等问题频发。面对短租房管理难题,究竟该怎么办?
在近日上海召开的全市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跟踪评估反馈会暨工作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这起案例。今年以来,塘桥街道东片综合网格探索“一平台两中心三协会”工作模式,切实破解“短租乱象”等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治理难题。
一方面,网格依托实有人口和房屋租赁治理与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出租房开展“扫楼式”排查登记,为1873户出租房,其中短租36户,建立动态管理档案,517名楼组长、563名志愿者等社区力量重点关注出租房区域陌生人进出情况,形成群防群治网络。另一方面,依托智能线上平台,对网格内医院周边41套出租房实行“一房一码”,并将100余套房源纳入系统数据库,有效提升人房信息匹配精准度。
“网格治理要实现效能最大化,不能仅靠行政力量单打独斗,而需要广泛动员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网格聚焦“短租”共性问题,提炼形成公共议题,约请链家、太平洋等主要房屋中介机构、宾旅馆等20余家单位参与议事协商,推动15家租赁企业加入住房租赁行业协会,6家加入宾旅馆协会,2家加入类住宅成员单位。目前,街道全域住房租赁行业协会已有72家成员,占辖区80%,实现100%签订《行业自律公约》,落实“严格登记承租人身份信息”等规范要求。
在一系列举措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以来,网格累计受理房屋租赁投诉23件,查实违规租赁行为10起,累计清退违规租住人员62人,12345工单满意度100%。
像这样通过党建引领推进“多格合一”,解决“老大难”问题的案例还有很多。徐汇区天平街道嘉澜片区内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突出,片区内12个共享单车乱停严重的里弄小区,日均停放8-12辆共享单车,节假日数量还会翻倍。有的居委会每月都会收到几起老年居民“单车堵路”的投诉。
针对这一难题,嘉澜片区建立“居民区举手-片区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销号”的工作机制,整合区相关部门、街道职能科室、居民区、弄管协会、共享单车企业等共商共议共处置,决定运用GPS、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在12个试点弄堂设置共享单车电子禁停区,在重点区域加装可移动式隔离桩、安装警示牌,形成物理管控屏障。同时,在弄堂周边的主次干道设置300余个智能停车点,合理满足共享单车停放需求。
目前,片区内停车秩序显著改善,弄堂内违停共享单车数量下降了82%,还初步形成了共治格局,退休居民自发对弄堂内停车乱象进行监督巡查,通过街道民情快办工作平台共发现上报问题300余件,平均响应速度提升3倍。周边商家主动开放空间,协助维护门前停车秩序。
会上,市委社会工作部通报了前期评估情况和下阶段工作安排,市城运中心就《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综合网格设置和调整工作导则(试行)》作解读。会议指出,自市委部署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以来,综合网格体系架构基本成型,运行效能初步显现,共治合力逐渐形成,接下来要坚持边实践、边评估、边完善,努力走出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要进一步强化网格赋能,厘清职责边界,整合“条”的专业性与“块”的统筹力,聚焦管理“盲区”、“三跨”问题等重点,加强力量、政策、数据赋能,精细精准推进,合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实现条线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与网格兜底有机统一。
原标题:《短租房管理、共享单车乱停放...他们靠什么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闲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