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云提出“房价如葱”的观点时,曾引发广泛争议,但如今,这四个字正逐步成为现实。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许多在房价高点时购房的人,如今亏损严重,懊悔不已。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未盲目入市而侥幸避开了这场风暴。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买房就能高枕无忧,资本的力量无孔不入,总在寻找新的方式蚕食你的财富。
进入2026年,拥有存款的人或将面临三大考验。
那么,这三项考验究竟是什么?普通人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积蓄?
从“房价如葱”看时代变迁
回想201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
当年,商品房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销售面积高达16.9亿平方米,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以无锡为例,房价涨幅高达17.8%,位居全国前列,购房者为了抢房,凌晨便在售楼处排队。
有人甚至动用了双方父母共六个家庭的积蓄来凑首付,唯恐错失购房良机。
就在那时,马云提出“房价如葱”的预测,却遭到不少质疑,甚至有房地产界人士公开反驳,认为他不懂楼市。
但谁能料到,短短几年后,市场便发生了巨大转变。
自2022年起,房子已不再是“抢手货”。
大量房源挂牌数月无人问津,房产中介的朋友圈里充斥着“急售”信息,部分房主不得不一再降价以求成交。
例如,有位购房者在2017年以300万元购入一套刚需住房,原本期待升值,但到了2023年想出手时,仅200万元都无人接手,相当于市值缩水近三分之一。
更有人因高位接盘,如今房产价值甚至不及当初支付的首付款,却仍需每月偿还高额房贷。
生活压力骤增,当初的购房热情早已被现实击碎。
当然,没买房的人也别掉以轻心。
有人因未跟风购房而避开了房价下跌的风险,但资本的触角始终在寻找新的突破口,试图掏空你的钱包。
2026年,那些手握存款的人或将遭遇三大挑战,若应对不当,辛苦积累的财富可能面临缩水甚至蒸发的风险。
2026年存款持有者的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银行存款利率难以跑赢通货膨胀。
过去,将钱存入银行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如今,银行利率不断下调,部分活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1%,定期利率也提升有限。
存款的实际购买力因通胀而不断缩水,导致财富无形中被侵蚀。
第二个挑战是各类虚假投资骗局层出不穷。
2026年,市场上打着“区块链”“元宇宙”等概念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
这些项目往往承诺高达8%以上的年化收益,并宣称“保本保息”,实则多数为庞氏骗局。
其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先建立微信群,不断发布虚假收益截图,诱导投资者入局。
一旦资金投入,平台或直接跑路,或设置提现门槛,使投资者难以取回本金。
第三个挑战是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收入波动增大。
2026年,多个行业仍在经历结构调整,企业为削减成本,裁员或缩减招聘岗位成为常态。
一旦失业,短期内难以找到新工作,只能依赖存款维持生活。
房租、日常开支、医疗费用等支出不断累积,存款迅速消耗。
既然2026年存款面临如此多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守住财富?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完全有办法应对这些风险。
如何守护财富
首先是资产多元化配置,而非简单分散。
例如你有20万元存款,不要全部存入银行,也不要全部用于高风险投资。
可以将其中6至8万元存入银行,选择短期定期产品,既能获取一定利息,又便于灵活支取。
另外5至6万元可购买黄金实物,如金条或金饰,黄金虽不会大幅波动,但在市场动荡时具备保值功能。
其次,投资自身是最稳妥的方式。
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不如用于提升技能。
例如你是一名公司文员,可以学习Excel高级技巧、PPT制作等,这些技能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可能带来晋升机会。
如果你热爱摄影,可以学习视频剪辑,如今短视频行业对剪辑人才需求旺盛,掌握技能后还能接单赚取额外收入。
此外,打造个人IP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你擅长烹饪,可分享日常菜谱;若精通育儿,可分享育儿经验,逐步积累粉丝,未来或可带来额外收益。
更重要的是调整理财观念,不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注重“稳健理财”。
以往许多人看到他人投资获利便盲目跟风,结果往往损失惨重,2026年应避免重蹈覆辙。
面对他人推荐的高回报项目,先不要急于心动,应深入分析其可行性与风险。
看到他人创业成功,也别盲目模仿,应先了解行业背景,评估自身是否具备相关资源与经验。
其实,马云当年提出“房价如葱”,并非刻意唱衰房地产市场,而是提醒人们理性规划资产,避免将全部资金投入房产。
到了2026年你会发现,真正能守护财富的关键并非高收益,而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持续学习意识与谨慎投资的态度。
遇事多思考,不盲目追随他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紧跟时代步伐。
投资前多调研、多分析,不轻率冒险,这样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血汗钱。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