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季的喜悦气氛
依然在华南理工校园里余韵未歇
迎新日的如火如荼、开学典礼的礼花.....
一幕幕热闹非凡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除了这些闪闪发光的时刻
华园的新成员里
还藏着许多“双倍惊喜”
他们并肩奋斗
共同奔赴同一个梦想的故事
让 “一起优秀” 成为了
彼此最特别的成长标签
也成为了迎新季里最治愈的 “双份美好”
01
双“leb”入华园,在实现梦想上
我们有着同样的默契
练恩宝、练恩贝与父母在一起
练恩宝、练恩贝两姐妹
均来自佛山市第一中学
将分别入读电力学院
和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媒体相关报道
新生报到首日
这对“宝贝组合”双胞胎姐妹
身着素雅汉服走进华园
成为迎新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受到媒体关注
出于对自身分数与专业要求的综合考虑,以及对学科实力的高度认可,练恩宝与练恩贝这对“宝贝组合”双胞胎姐妹,共同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
姐姐练恩宝锁定了电力学院的电气类专业,她深知,电气专业是华南理工的强势学科之一,对身边同学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充满期待。
妹妹练恩贝则将目光投向了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在她看来,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专业人才缺口显著:“低空经济能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练恩贝说道。出于这份对行业潜力的判断,让她坚定了选择这一专业的决心。
练恩宝与练恩贝都热爱羽毛球
生活中的姐妹俩,有着独特的区分标识与相处模式,也有着相似的爱好与不同的性格特质。姐姐练恩宝被亲切地称为“大leb”,妹妹练恩贝则是“小leb”。
姐妹俩都喜欢打羽毛球,她们的默契还体现在志愿填报和选课中:最初填报志愿时,两人都倾向于电气类专业,在课外综合实践课分开选课时,最终选出的课程也完全一致。
练恩宝与练恩贝童年时期
性格上,姐姐觉得妹妹在她面前有些倔强,但在学校里却阳光开朗、惹人喜爱;妹妹则认为姐姐偶尔有些固执,却总会倾听自己的想法,是个包容大度、充满活力的姐姐。
对于大学生活,姐妹俩满怀憧憬与期待。姐姐练恩宝期待大学能拥有更多发展机会,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争取保研资格,同时也向往比高中更自由、更多姿多彩的时光。妹妹练恩贝早已和新同学们在线上聊得十分投机,希望在大学阶段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02
“大道同行” 的并肩相守,
“小异互补” 的互助扶持
来自广州市第二中学和广东广雅中学的
胡大同、胡小意两兄弟
一人选择了百步梯创新学院
一人走进了未来技术学院
胡大同、胡小意合影
“大同小意”兄弟俩选择华南理工大学,与父母在工作中常与工程师打交道有关。素有 “工程师的摇篮” 之称的华南理工,是父母口中的高频词,兄弟俩从小就对华工耳熟能详。如今成功考入华南理工大学,他们感到十分荣幸。
在专业选择上,兄弟俩选择的方向都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弟弟胡小意瞄准当下的热门领域,选择了人工智能专业,他了解到华工的人工智能不是传统的 AI 大模型,而是交叉型的新工科,“这种交叉复合型人才正是国家现在所需要的,选这个专业能够很好地培养我的创新与协调能力。”
哥哥胡大同则进入了 AI 先进技术拔尖班。高考结束时,他对专业选择并没有明确目标,而工科试验班的培养模式恰好为他提供了缓冲——大一可以专注于夯实基础知识,同时慢慢探索兴趣方向,待到大二再进行专业分流。“这种模式能让我完全遵从内心,在充分了解后再做选择。
胡大同、胡小意与父母合影
他们是最好的家人,也是最好的朋友。哥哥大同说:“弟弟更为自律,学习和生活中也比我更加仔细,让我可以始终在追赶他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弟弟小意眼中的哥哥更为体贴,“他会总是把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觉得跟他相处很愉快、很舒服。”
即使初高中时兄弟俩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周末回家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分享一周的见闻,而每当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情时,对方都是他们互相倾诉的第一人选。“我们两个之间会有许多共鸣,而且我们都会很默契地知道如何安慰对方。”这份默契也让他们成了公认的“最佳拍档”。
胡大同、胡小意在篮球比赛中获奖
兄弟俩从小就都热爱篮球,双胞胎的心有灵犀更是让他们在球场上只需一个眼神,就能达成“完美配合”。如今步入大学,他们对篮球的热忱依旧未减:“入学后最期待的事,就是能一起入选华工校篮球队!” 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道。
在采访的最后,兄弟俩都认为自己是“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正如他们的名字“大同小意”,既有 “大道同行” 的并肩相守,也有 “小异互补” 的互助扶持,这份刻在成长轨迹里的友爱,既是他们过往岁月的底气,也必将成为他们在华园里并肩前行的力量。
03
“这份认可与眷恋,
让我们共同选择了华南理工”
来自珠海市第一中学的
吴林澍、吴林峤兄妹
分别被法学院和百步梯创新学院录取
吴林澍、吴林峤兄妹合影
龙凤胎兄妹吴林澍与吴林峤选择华南理工大学,藏着双重心意:作为广东人,“离家近”能解思乡情;华工学科靠前、平台优质,能提供更多成长机会。这份认可与眷恋让华南理工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专业选择上,两人各有方向。妹妹吴林澍因热爱法学选了法学类专业,希望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哥哥吴林峤则既看中计算机就业前景,也渴望探索人工智能的全新领域,选择了工科试验班(AI先进技术拔尖班)。
兄妹俩在童年时期的照片
生活中,兄妹性格互补。妹妹说哥哥沉稳自律,是自己的学习榜样;哥哥赞扬妹妹善良细腻、行动坚定,用有条理的生活影响着自己。爱好上,妹妹喜欢画画、旅游、弹琴,而哥哥更喜欢体育赛事;学习上,妹妹擅长英语政治,而哥哥更擅长数学物理。性格与爱好上的差异,让彼此陪伴的时光更丰富。两人相处时偶有斗嘴,但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默契十足。
从选择华园到规划未来,吴林澍与吴林峤在共性之上,保留着各自的独特与鲜活。他们将在差异中互相扶持,在默契中共同进步。
04
走在人生的 “康” “壮” 大道
我们在华园同心同行
来自陕西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的
杨燮栋、杨燮柯两兄弟
默契地选择了同一片天地——
智慧化工与低碳工程工科试验班
将成为彼此最亲密的“同窗”
杨燮栋、杨燮柯合影
杨燮栋与杨燮柯两兄弟,“康康”“壮壮”是他们的小名。谈及选择华南理工大学的原因,杨燮柯表示,他被华工强劲的综合实力、出类拔萃的理工科,以及广州独特的城市魅力所吸引。杨燮栋同样看中了华南理工突出的工科优势、丰富资源、高认可度,以及广州这所国际大都市带来的广阔视野与就业机会。
而说到选择工科类专业,兄弟俩都满怀热忱。杨燮柯认为,能源与化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希望未来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杨燮栋则看到了工科实验班广阔的选择空间:“我很享受创新实践的过程,希望在华南理工大学,能够培养与提升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杨燮栋说道。
兄弟俩在共同讨论问题中
平日里,兄弟俩都热爱篮球和音乐。在成长的路上,他们都保持着对未知和未来的好奇与探索,成为彼此温暖的依靠,携手向着人生理想大步迈进。
杨燮栋、杨燮柯与父母合影
高中时,他们常因老师分不清,被一起叫起来提问,也会不约而同想出同样的解题思路。如今,兄弟俩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愿他们在逐梦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青春!
05
“反差萌”两兄弟,
很默契地同时选择华南理工!”
来自广州的唐曛、唐晞两兄弟
毕业于广州市铁一中学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他们即将入读
工商管理学院和土木与交通学院
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唐曛、唐晞与母亲合影
在华南理工大学即将开启新篇章的新生双胞胎兄弟——哥哥唐曛(小名“阿明”)与弟弟唐晞(小名“阿杰”),走亲戚时都被长辈们错认成“高矮配版的镜像游戏”。
唐曛、唐晞童年合影
虽只相差十分钟降临人世,兄弟俩的性格有着极强的“反差萌”:一个沉稳内敛,一个跳脱外向。如今他们像两枚带着不同棱角的化学晶体,即将在这片校园碰撞出独一无二的青春火花。
兄弟俩选择华南理工的理由,带着青春特有的率真:“学长学姐说,这里的就业资源像实验室的试剂架,琳琅满目任人挑选!”“留在广州多好啊,白天我就在实验室观察晶体生长,晚上还能去珠江边看灯光。
唐曛、唐晞合影
初入华园,兄弟二人早已为大学生活设计出“反差萌剧本”:哥哥打算用实验室级别的严谨规划学业,弟弟却要组建“飞镖与羽毛球”跨界社团;一个要把课堂笔记做成化学元素周期表手账,一个计划用像素风格绘画记录校园里的每个“化学反应”瞬间。
谈及成长中最想感谢的人,兄弟俩默契地说“最想感谢的莫过于妈妈了吧!”,妈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愿意尝试和做自己想做的事。
天南地北,梦想同频
青春作伴,华园相逢
他们是 “复制黏贴” 的默契
也是双倍闪光的青春
跨越山河,相聚花城
同样怀揣热望的他们
即将在南国这片沃土上并肩前行
开启又一程“同步成长”的大学生活
并肩写下成长的新故事
挥洒才华、共赴热爱
前路灿烂,步履不停
愿他们在华南理工的每一天
不负韶华和心之所向
在各自的专业里深耕
也在彼此的支持中成长!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策划:赵希雅
采访:李一粲 洪晨源 刘燕飞
文字:姚纪曈 李一粲 洪晨源 刘燕飞 赵希雅
图片: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黄明华 钟奕琦
初审:冀早早
复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