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千载一匡庐,眼底浮华尽不如。
大志何曾问狐鼠,真知终自辨龙鱼。
三山雾霭空疑梦,万里云帆未信书。
今日西风吹两袖,倚天剑气满郊墟。
![]()
这首诗以匡庐(庐山)为精神坐标,通过豪情与浮华的对比、真知与庸见的交锋、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最终以剑气纵横收束,构建出一幅超越世俗的精神图景。
![]()
诗中“狐鼠”与“龙鱼”的象征对立,“三山”与“万里”的虚实相生,“西风”与“剑气”的刚柔并济,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对真知的坚守、对理想的追寻以及对现实改造的魄力,形成一种凌厉而深邃的审美张力。
![]()
首联:豪情千载一匡庐,眼底浮华尽不如
开篇以“匡庐”为精神图腾,将千年豪情凝练于一山,暗喻超越时空的精神高度。
“眼底浮华”直指世俗名利的虚妄,“尽不如”以斩钉截铁的否定,斩断对功名利禄的庸俗追逐。
此联如黄钟大吕,奠定全诗蔑视浮华、崇尚高洁的基调,将读者引入一个超脱物欲的精神世界。
![]()
颔联:大志何曾问狐鼠,真知终自辨龙鱼
“狐鼠”借《诗经》典故,讽刺市井小人的狭隘与短视,其“问”之举暴露了庸碌者的无知与怯懦;“龙鱼”则化用《周易》“潜龙在渊”的意象,喻指怀才待时、潜心修行的贤者,“辨”字彰显对真才实学的自信与坚守。
一“问”一“辨”,形成对庸碌与卓识的尖锐对立,凸显对精神纯粹性的执着追求。
![]()
颈联:三山雾霭空疑梦,万里云帆未信书
“三山雾霭”取自海上仙山的传说,以虚幻缥缈之景喻理想境界的不可捉摸,其“疑梦”之感透露出对超验体验的审慎;“万里云帆”则化用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但“未信书”三字陡然转折,批判纸上谈兵的空想,强调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
虚实相生中,以辩证思维揭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既向往高远,又脚踏实地。
![]()
尾联:今日西风吹两袖,倚天剑气满郊墟
“西风吹两袖”以秋风清冷喻孤高气节,其“两袖”之姿暗含廉洁自守的文人风骨;“倚天剑气”则化用辛弃疾“倚天万里须长剑”的意象,将精神力量具象化为凌厉剑光,其“满郊墟”三字将个人气概投射于天地之间,形成震撼的视觉张力。
此联如金石交鸣,完成从内在豪情到外在影响的升华,彰显改造现实的魄力。
![]()
这首诗如一柄出鞘的利剑,以匡庐为鞘、剑气为锋,斩破浮华的迷雾,直指真知的殿堂。
![]()
从“狐鼠”与“龙鱼”的象征交锋,到“三山”与“万里”的虚实辨析,再到“西风”与“剑气”的刚柔互映,以精妙的意象组合与锋利的语言切割,构建起一座精神丰碑。
![]()
它不拘泥于具体时空,却通过山、雾、帆、剑等元素的碰撞,传递出一种“破世俗之桎梏,立天地之正气”的生命境界。
最终,那两袖西风中的剑气,不仅是个体豪情的迸发,更成为对时代精神的召唤——在浮华与真知、空想与行动的永恒博弈中,唯有以剑为笔、以气为墨,方能书写属于真正的豪情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