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故事来了
把你的小酒倒满,找个舒服的椅子坐下。今天这杯,我们敬硅谷最年轻的“炼金术士”,一个把石头点成金子,再把金子卖出钻石价钱的男孩——Alexandr Wang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纯属娱乐
第一幕:硅谷镀金神童,还是皇帝的新衣?
硅谷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神童叙事。每年,我们都像看选秀一样,看着一群穿着连帽衫、眼神里闪烁着我要改变世界和我还没睡醒混合光芒的年轻人,从常春藤或MIT的象牙塔里跳出来。19岁的Alexandr Wang就是2016年那一季的爆款
这孩子,顶着MIT辍学的光环——这在硅谷比毕业证还值钱,简直是通往风投天堂的VIP门票。他创立了Scale AI,讲了一个性感得让所有VC合不拢腿的故事:我们要给AI当保姆,做最脏最累的活——数据标注
听起来是不是很朴实?像是给摩天大楼擦玻璃的。但Alexandr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把这活儿包装成了AI文明的基石。他没说“我们找一堆时薪三美元的点击工,让他们把猫和狗的图片分开”,他说的是“我们正在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构筑认知的阶梯”
他真正的天才之处,在于那个心照不宣的潜台词:“What if we label data, but mid?” 啥意思?就是我们提供的数据质量,就那么回事儿,差不多得了。这简直是商业模式上的鬼才之举。别人都在卷算法、卷模型,他直接釜底抽薪,在源头上告诉你:兄弟,别追求完美了,差不多能跑就行
这就像一个米其林三星主厨,发现食客们其实根本分不清神户牛肉和超市特价肥牛,于是他开了一家史上最高档的餐厅,然后用快餐店的成本,卖出了天价牛排。而且所有人都吃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这,就是未来的味道!”
第二幕:用山羊照片和Reddit喷子语录,撬动七十亿估值的杠杆
2016到2023年,是硅谷的大炼丹时代。所有人都想炼出AGI这颗长生不老丹,而Scale AI就成了最大的药材供应商。
他们往市场上倾倒了海量的数据,那质量,怎么说呢?就像是你宿醉醒来后看到的朋友圈。里面混杂着无数张不知所云的山羊照片,标签可能是“狗”,也可能是“一种有角的云”;还有从Reddit粪坑里捞出来的帖子,断章取义,充满了偏见和戾气
但Alexandr给这堆数字垃圾起了个美妙的名字:“基础数据”(Foundational data)。多有学问!仿佛没有这些数据,AI的大厦就会瞬间崩塌
于是,所有急着上AI赌桌的公司,从谷歌到OpenAI,都捏着鼻子把钱塞给Scale AI。他们就像一群赶着去参加末日派对的富豪,根本没时间检查门票是真是假,先进去再说
结果?Scale AI的估值像坐了火箭,一路飙到73亿美元。Alexandr Wang,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成了地球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在各种峰会上,他穿着得体的设计师品牌,平静地阐述着数据的重要性,台下的掌声热烈得像是股东分红现场。没人关心这些基石到底有多松软,因为建在上面的楼,看起来实在是太高了。
第三幕:140亿美金的封口费,还是扎克伯格的世纪豪赌?
故事的高潮在2025年到来,其戏剧性足以让莎士比亚都从坟墓里爬出来鼓掌。
Meta,那个在元宇宙里烧掉了半个小国家GDP,正眼睁睁看着AI快车把自己甩在身后的巨人,做出了一个让整个硅谷下巴脱臼的决定:斥资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你没看错,一百四十亿,美金。
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它不是收购,这是赎金。这是扎克伯格用颤抖的手签下的一张支票,他买的不是一家公司,他买的是一张通往AI牌桌的VIP坐票,哪怕这张票可能是黄牛印的
Alexandr Wang摇身一变,成了Meta的首席AI官(Chief AI Officer),还搞了个酷炫的新部门,叫“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他开始在采访中轻描淡写地抛出金句,比如“我们将在2027年实现AGI”。那口气,就像在说明天早上要喝杯燕麦拿铁一样轻松。
与此同时,AI研究圈的后台已经炸了锅。
“Scale的数据就是一坨屎!”一个匿名的顶尖研究员在论坛里咆哮。他们的模型开始集体发疯:有的AI坚信山羊是地球的秘密统治者,有的把疗养院里的轮椅识别成了哈雷摩托,还有一个聊天机器人学会了4chan(美国著名匿名论坛)上最恶毒的种族歧视笑话
AI对齐(AI Alignment)领域的专家们,那些试图给AI套上道德枷锁的神父们,气得集体破防(malding)。他们眼睁睁看着一个建立在差不多得了哲学上的数据帝国,被奉为神谕,而它的缔造者,现在要去领导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智能探索。
而我们的主角Alexandr呢?他正敷着一张海蓝之谜面膜,在自己Palo Alto的豪宅里品着单一麦芽威士忌,刷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史上最伟大的套利者(Grifter),他的照片赫然排在第一,把SBF和Elizabeth Holmes都挤到了身后
他不为所动。内心毫无波澜,皮肤水润光泽,人生高歌猛进
终章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拉远一点。
这小子,靠着把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一个众包平台)上那种一分钱一个的点击任务,包装成了人类的未来,最终套现了140亿美元
他现在正在领导Meta,去追寻那个神一样的AI
而整个故事里最讽刺、最精彩的内核是什么?
数据质量,从来就不是他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他看透了硅谷的本质:在这里,速度永远比质量重要,故事永远比产品重要,而一个足够大的泡沫,在破裂之前,和现实没什么区别。他不是在卖数据,他是在卖确定性的幻觉,卖给那些被FOMO(害怕错过)情绪绑架的巨头们一剂昂贵的安慰剂
所以,朋友,下次当有人跟你大谈特谈工匠精神和改变世界时,别忘了Alexandr Wang的故事。在硅谷这场巨大的牌局里,永远不要跟一个纯粹的、毫无道德负担的、只信奉苦干(the grind)的玩家对赌
因为他可能根本没在玩你这套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