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CSCO 第一直播间・前沿碰撞:PIK3CA检测时机如何选择?伊那利塞实践经验干货分享

0
分享至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作为我国肿瘤诊疗规范化与创新发展的顶级学术平台,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肿瘤学专家及从业者,围绕临床诊疗难点、科研转化、指南解读等开展深度探讨。为深化学术交流、加速前沿成果向临床转化,本届大会联合指定合作媒体医脉通打造“第一直播间”,聚焦核心领域诊疗进展与临床经验,邀请资深专家从研究解读、策略优化、患者全程管理等维度研讨,探寻诊疗新方向。

近年来,精准医疗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INAVO120的研究结果为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策略优化提供了重要启示。PIK3CA基因突变作为HR+/HER2-亚型乳腺癌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其检测与靶向治疗备受关注。以伊那利塞为代表的PI3Kα抑制剂,凭借精准、高效、安全的特点为临床提供了全新选择。但当前PIK3CA突变检测仍面临方法不统一、规范缺失等问题,亟须通过规范化流程提升检测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基于上述背景,本次第一直播间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携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姜晗昉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婷教授共话前沿,围绕PIK3CA突变检测时机、伊那利塞临床应用策略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值得一提的是,为打破传统访谈的信息传递壁垒、提升观点交流效率,本次直播间采用“答题板快问快答”形式,各位专家将答案以关键词的形式书写于题板,亮题板后再结合观点展开解读,既直观呈现核心结论,又保障学术分享的深度与实用性。四位专家以该互动形式为切入点,在限时思考、直观亮题、即时观点碰撞的过程中,高效传递了HR+/HER2-乳腺癌领域的前沿诊疗经验,更为该亚型乳腺癌精准治疗的规范化临床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话题1:HR+/HER2-晚期乳腺癌核心未满足临床需求有哪些?


傅佩芬教授

当前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患者面临哪些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请在题板上写出核心未满足需求的关键词,随后围绕关键词展开观点分享。首先,可以看到陈占红教授的关键词是“精准”,请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分享。


陈占红教授

HR+/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亚型的70%,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1。这一亚型虽然较其他亚型(如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对更优,但疾病发生转移后,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案,如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仍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部分患者会出现原发性耐药(初始治疗即无应答),或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发展为继发性耐药。对于这部分耐药患者,单纯采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有限,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预后较差。

深入分析其原因,核心在于肿瘤存在特定驱动基因突变,主要包括PAM通路相关异常(如PIK3CA 突变、AKT突变、PTEN缺失),以及ESR1突变、BRCA突变等,这些突变不仅是导致患者对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重要机制,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因此,针对此类携带明确驱动突变的患者,临床亟须通过精准治疗改善疗效,而精准治疗的实施前提是解决精准检测这一问题。只有通过规范的分子病理检测,明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才能针对性匹配治疗方案(如针对PAM通路异常、ESR1突变、BRCA突变相应的靶向治疗),进而有效改善耐药患者及预后较差患者的治疗结局,填补当前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未满足需求。


傅佩芬教授

陈占红教授刚刚提到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虽亚型相同,但内在分子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精准定位靶点、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有效解决患者耐药问题并改善预后。接下来,有请姜晗昉教授,您此前提出的核心未满足需求关键词为“耐药”,请围绕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耐药问题展开观点分享。


姜晗昉教授

关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正如陈占红教授所述,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当前标准方案,但仍然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问题。从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来看,PIK3CA突变是HR+/HER2-乳腺癌多种治疗耐药的核心机制之一2。从分子机制层面来看,PI3K通路因PIK3CA突变发生异常激活后,可诱导雌激素受体(ER)磷酸化,进而导致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同时,PALOMA-33、MONALEESA4等系列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接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IK3CA突变亚组的治疗疗效显著低于野生型亚组,患者预后更差。此外,PIK3CA作为HER2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靶基因,其突变还可能导致患者对抗HER2靶向治疗产生耐药。因此,如何有效应对PIK3CA突变造成的治疗耐药问题,是当前HR+/HER2-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需求。


傅佩芬教授

对于HR+/HER2-乳腺癌患者,耐药问题的确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当前,随着对各种治疗靶点的深入研究,已明确PIK3CA突变作为PAM通路的起始关键靶点,对改善患者耐药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有请罗婷教授,您此前提出的核心未满足需求关键词为“生存获益差”,请围绕HR+/HER2-乳腺癌患者生存获益相关问题展开观点分享。


罗婷教授

正如前两位专家所强调,临床开展精准诊断、探索耐药机制的核心目标,最终均需落地于改善患者生存。无论是寻找特定驱动靶点,还是研发针对性治疗药物,其最终价值均需通过患者的PFS延长、总生存期(OS)改善等核心临床结局来体现。而在HR+/HER2-晚期乳腺癌领域,PIK3CA突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关键因素,该突变不仅是导致患者治疗耐药的重要机制,还会显著缩短患者PFS,并进一步对OS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已在既往多项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也正因此,PFS与OS双终点获益已成为当前该领域临床研究设计的重要目标,既往部分药物虽能延长患者PFS,但因未能将其转化为OS获益,最终无法满足临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INAVO120研究结果为患者生存获益带来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显示,伊那利塞联合方案不仅使患者中位PFS延长9.9个月5,即便在后续患者接受二线、三线治疗追赶的情况下,仍实现了7个月的中位OS延长5,充分证实了该方案对患者长期生存的改善价值。综上,OS作为反映患者最终治疗获益的核心指标,既是临床医生与患者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评估治疗方案临床价值的关键标准。


傅佩芬教授

三位教授分别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精准治疗、耐药问题及生存获益三个核心维度,深入分析了该领域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三位的分享,我们进一步明确了PIK3CA突变是HR+/HER2-晚期乳腺癌的关键驱动突变之一,它不仅是导致患者对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 抑制剂治疗这一临床标准方案耐药的核心原因,部分情况下还会影响抗HER2靶向治疗的疗效,同时会对患者的PFS与OS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临床中应优先通过规范的分子病理检测明确患者的PIK3CA突变状态,再据此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才能更精准地解决耐药问题、改善患者生存,真正满足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

话题2:PIK3CA突变在HR+/HER2-乳腺癌中的检测时机如何把握?


傅佩芬教授

精准检测是HR+/HER2-乳腺癌患者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前提,请从临床实践角度,在题板上写出精准分子病理检测时机该如何选择。首先,可以看到姜晗昉教授的关键词是“晚期一线前”,请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分享。


姜晗昉教授

HR+/HER2-乳腺癌患者的PIK3CA突变检测,优选时机为晚期一线治疗前。从机制与临床证据来看,PIK3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30%~40%6,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该突变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晚期生存密切相关。临床中,当患者出现疾病复发转移后,制定晚期一线治疗方案是关键节点,而此前通过精准检测明确PIK3CA突变状态,可有效筛选出适合靶向治疗方案(如 PI3Kα 抑制剂)的患者,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因此,临床建议对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前常规进行PIK3CA基因检测7。


傅佩芬教授

正如姜教授所说的,HR+/HER2-乳腺癌患者进入晚期阶段后,精准锁定治疗靶点是提升疗效的关键,当前针对 PIK3CA突变的靶向药物已临床可及,因此在晚期一线治疗前完成检测,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明确依据,这一检测时机的选择具有充分的临床可行性与实践价值。接下来,罗婷教授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观点,将检测时机进一步前移,题板关键词为“早期可尝试”,请您展开分享。


罗婷教授

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将HR+/HER2-乳腺癌患者的PIK3CA突变检测时机前移。正如刚刚姜教授提到的,目前临床已普遍认可HR+/HER2-乳腺癌患者在复发转移初始阶段,或晚期一线治疗前需进行PIK3CA突变检测,然而一些研究也显示,PIK3CA突变在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中的检测一致性较高,疾病进展过程中其突变率无显著动态变化,这意味着检测时机的选择不会对PIK3CA突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明显影响。

其次,现有研究已提示PIK3CA突变的早期临床价值。临床研究证实,PIK3CA基因突变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缩短的不良预后因素。一项纳入4项前瞻性新辅助化疗随机Ⅱ/Ⅲ期试验的分析显示,PIK3CA突变可能影响早期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长期预后,其中第20号外显子热点突变与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具有相关性7。上述研究进一步提示,PIK3CA突变对早期乳腺癌不仅有预后评估价值,还能预测辅助治疗的疗效,帮助医生判断预后。

除此之外,从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来看,晚期患者受病灶位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限制,常常存在获取转移灶组织样本困难等问题。若参考HER2检测的临床常规流程,在患者初诊穿刺活检或手术术中获取原发灶样本,并同步完成PIK3CA突变检测,那么后续即便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则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可以基于前期已经明确的突变状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提升诊疗效率。因此,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可尝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术后PIK3CA突变检测7。未来,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PIK3CA突变检测的临床证据体系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完善,期待更多的循证证据进一步充实后,能够逐步扩大PIK3CA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范围。


傅佩芬教授

作为乳腺外科医生,我也十分赞同罗婷教授提到的,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早期开展PIK3CA突变检测这一观点,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临床实践中,晚期患者获取合格检测标本并非易事,常因转移灶组织量不足导致检测无法顺利开展;二是现有数据显示,PIK3CA突变在乳腺癌早期与晚期标本中的一致性极高,这意味着早期检测的结果对后续治疗仍具有可靠参考价值。早期积累患者的PIK3CA突变数据,不仅能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也能为乳腺癌早期阶段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助力精准治疗从晚期向早期拓展。接下来,请陈占红教授围绕“进展即检测”这一关键词展开分享。


陈占红教授

在乳腺内科的临床实践场景中,接诊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多为疾病进展(包括一线、二线或三线治疗进展)后转诊而来。疾病进展往往提示患者对当前治疗产生耐药,而明确耐药机制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而在 HR+/HER2 -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耐药原因中,PIK3CA突变较为常见,中国人群中发生率可达50%左右8,针对该通路的靶向治疗已有明确的循证依据支持,因此对未接受过PIK3CA突变检测,但疾病出现进展的患者,及时检测可精准匹配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我也认同“越早检测越好”这一观点。临床中,部分研究已证实更早阶段检测的价值,例如针对ESR1突变的研究(如SERENA-6研究),在患者未进展时检测到该突变,即可提前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不同线数的临床研究均需要在精准检测的指导下,最终实现精准治疗并改善疗效。综上,“进展即检测”是临床实践中极具可操作性的选择,但从患者获益最大化角度,检测时机越早越好。


傅佩芬教授

综合各位专家的分享可知,PIK3CA突变检测可覆盖HR+/HER2-乳腺癌诊疗的全流程。随着精准诊疗理念的深入,以及精准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若未来能进一步降低检测费用、扩大检测覆盖范围,使每一位HR+/HER2-乳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拥有一份完善的分子病理检测报告,必将为其全周期治疗提供关键指导,最终推动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话题3——伊那利塞在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


傅佩芬教授

伊那利塞是新一代的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请结合循证证据与实践经验,在题板上写出您对伊那利塞的使用体验或评价。首先有请姜晗昉教授就“疗效惊艳”这一关键词进行分享。


姜晗昉教授

“疗效惊艳”这一关键词的选择,核心是基于伊那利塞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INAVO120研究扎实的循证证据以及我们中心的临床实践体会。首先,在作用机制上,伊那利塞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一方面能够高选择性抑制PI3Kα的催化亚基p110α,对PI3Kα的选择性是其他PI3K亚型(β、γ、δ)的300倍以上;另外,伊那利塞能够诱导突变型p110α蛋白的降解,而对野生型p110α蛋白的影响较小。这些共同实现了伊那利塞更强、更持久的PAM通路抑制,并且与其他PI3K抑制剂相比显著降低了药物毒性。基于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伊那利塞为伴PIK3CA突变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已公布的INAVO120研究数据中,伊那利塞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一线治疗方案表现出卓越的疗效。INAVO120 研究主要入组了原发性内分泌耐药、部分继发性内分泌耐药的伴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我们中心作为参与单位,贡献了全球第二多的入组病例,仅比巴西研究中心少1例,对其疗效感受深刻。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的该研究最终OS数据显示,中位随访34.2个月时,伊那利塞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治疗组中位OS达34个月,较对照组的27个月延长7个月,死亡风险下降33%,同期更新的PFS数据也显示中位PFS达17.2个月,较对照组延长9.9个月,且不同亚组均呈现一致获益5目前我们中心仍有4例入组患者的PFS接近3年,且无疾病进展。要知道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同时实现OS与 PFS双重获益难度很大,后线治疗易受多种新药影响,而INAVO120研究结果明确证实该方案能改善PIK3CA突变患者的原发性内分泌耐药,显著改善长期生存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令人印象深刻,该患者疾病复发转移后,累计接受12线治疗均失败,治疗方案包括多线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以及乳腺癌的所有常规化疗药物,且患者再次疾病进展后,再次行肿瘤穿刺活检,穿刺病理显示为HER2低表达,接受新型的ADC药物T-DXd,仅2周期就出现疾病进展,最后接受SKB264,均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为进一步明确耐药机制、寻找潜在治疗方向,我们为患者开展了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存在PIK3CA突变。结合患者后线已无方案可选的临床困境,在充分沟通伊那利塞治疗方案的获益与风险后,尽管患者既往已使用过氟维司群,考虑到当时PFS较长,所以启用伊那利塞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结果令人十分惊喜,用药2周后颈部肿瘤快速缩小(此前颈部肿瘤严重影响呼吸、转头,生活质量极差),且用药近2个月时达到部分缓解(PR),这一患者提示我们,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HR+/HER2 -晚期乳腺癌后线患者,只要通过精准检测锁定驱动靶点(如PIK3CA突变),并匹配针对性靶向药物(如伊那利塞),仍有望实现疗效突破,为患者带来生存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改善。

另有一例患者,经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后仍出现缓慢的疾病进展,经基因检测明确存在PIK3CA突变后,随后启用伊那利塞治疗,治疗1周后,肿瘤相关疼痛明显缓解。总的来说,PIK3CA突变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核心驱动因素,伊那利塞作为精准靶向药物,无论在INAVO120研究的一线场景,还是临床后线实践中,都展现出优异疗效,未来大有可为。


傅佩芬教授

INAVO120作为全球多中心研究,中国学者团队贡献了约1/3的病例,充分考量了中国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因此该研究结果对中国人群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切实改善中国患者的生存预后。接下来有请罗婷教授就“安全好管理这一关键词,结合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谈谈对伊那利塞安全性的观察与体会。


罗婷教授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药的追求始终围绕高效、低毒这两个特征,既希望药物能持续发挥疗效,更期待其不良反应可有效控制。在新药上市初期,无论患者还是未接触过的医生,都会对安全性存在一定观望与担忧,而早期参与国际临床研究的团队能提前积累不良反应管理经验,这对后续临床应用很有价值。伊那利塞在INAVO120研究阶段就有中国患者入组,我们可从研究数据中先梳理其安全性特征,比如在血液学毒性、高血糖与口腔炎等不良事件(AE)方面,结果显示,高血糖中位发生时间约1周9,口腔炎约2周9,且≥3级高血糖的发生率仅为6.8%10,因AE导致的停药比例极低,仅为6.8%10,这一数据让我们对伊那利塞的安全性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验证研究数据与临床实践的一致性,我们中心目前已有近10例患者应用伊那利塞进行治疗,仅1例患者在用药第一个月出现高血糖,但未达到3级,通过及时使用二甲双胍干预后,患者未停止用药,目前仍在持续治疗中,疗效也在进一步评估中。综合来看,伊那利塞的安全性可总结为“安全性好,可控、可管理”。未来也期待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的开展、临床应用的增多,我们能在更多场合分享用药经验、加强交流,让更多患者切实可及该药物,最终在获得疗效的同时实现更优的生存获益。


傅佩芬教授

感谢罗婷教授对伊那利塞“安全性好、可防可控”的详细解读,接下来有请陈占红教授围绕其题板上的 “缩瘤” 关键词,结合临床研究数据与实践病例,分享对伊那利塞疗效的观察。


陈占红教授

首先,INAVO120研究中伊那利塞联合方案呈现的优异PFS与OS 结果,确实能切实转化为临床患者的获益,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有一例病例与INAVO120研究的入组人群高度契合,这位患者是Luminal B型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仅1年多便出现复发转移,且病情进展迅猛,肝脏约2/3区域布满弥漫性肿块,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转移,患者因疾病快速进展信心严重受挫,情绪低落,对治疗近乎失去希望。更棘手的是,患者在肝穿刺检查后出现持续高热,体温甚至达到40℃。考虑到患者内分泌治疗短期复发,大概率存在内分泌原发耐药,且可能由驱动基因突变导致,我们采集了患者的组织与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PIK3CA突变,且突变丰度高达68%以上,且该患者基本符合INAVO120研究的适用人群特征,因此我们果断调整方案,启用伊那利塞联合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仍有担忧,不确定自身严重病情能否被控制,尤其关注肝脏大面积肿块的变化。在初步内分泌治疗1个月、伊那利塞治疗2周时,我们为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令人惊喜,肝脏肿块达到PR,全身淋巴结转移灶或完全消失,或缩小超50%,缩瘤速度远超预期。这一结果不仅为临床治疗增强了信心,更关键的是重建了患者与家属的治疗信心。安全性方面,患者在用药第3天出现2级高血糖,我们及时给予二甲双胍干预,随后血糖便得到良好控制,未影响后续治疗。

该患者的缩瘤效果与INAVO120研究的数据也相互印证,研究数据显示,伊那利塞联合治疗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从28%提升至62.7%5,充分说明伊那利塞能有效控制肿瘤负荷。


傅佩芬教授

从陈占红教授带来的这例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INAVO120研究的循证数据,还是临床中的真实病例经验,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验证了精准检测,明确PIK3CA突变的重要性,也看到新一代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在疗效提升与安全管理上的双重优势。至此,三位专家已围绕PIK3CA突变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需求、检测时机、伊那利塞的机制优势与疗效安全性展开深度讨论。作为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凭借确切的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循证数据,为合并PIK3CA突变的晚期患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各位的分享也为精准检测落地及伊那利塞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领域精准诊疗注入新动力。期待未来有更多基于中国患者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优化PIK3CA突变检测流程、深挖伊那利塞等药物的价值,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与更高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 傅佩芬教授 -

  • 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委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乳腺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

  •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临床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

  •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肿瘤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中西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姜晗昉教授 -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党支部书记

  •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研究管理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多学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个案管理工作委员会常委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 陈占红教授 -

  •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副主任兼 病区主任

  •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检测专家委员会乳腺癌组专家

  •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BC指南编委

  •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肿瘤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浙江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生殖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罗婷教授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

  •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专委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CBCS)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委会秘书长

  •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副主任委员

  •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委会主委

  • 四川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 四川省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分会副会长

  •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青委主委

  • 四川省肿瘤学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 第三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

参考文献:

  1. Zhong B, et al.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10(6): 362.

  2. 刘月平,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4,40(09):973-978

  3. Cristofanilli M, et al. 2018 ESMO Abstract LBA2

  4. André F,et al. Ann Oncol. 2023 Sep 4:S0923-7534(23)00826-8.

  5. Nicholas C,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1003.

  6. 赵佳宁,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4, 40(09): 973-978.

  7.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等.中华病理学杂志,2025, 54(2):120-125.

  8. Jia M, et al. Breast Cancer. 2021 May;28(3):644-652.

  9. Dejan Juric,et al. 2024 ASCO.Abstract 1003.

  10. Jhaveri KL, et al. N Engl J Med. 2025;393(2):151-161.

编辑:Ninian

审校:Ninian

排版:Sophia

执行:Auror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23:53:49
全网痛批的“女友父亲在车子抽烟”事件:你没有素质的模样,真丑

全网痛批的“女友父亲在车子抽烟”事件:你没有素质的模样,真丑

妙知
2025-09-15 08:38:25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现代快报
2025-09-15 16:09:05
杨兰兰是谁?10层迷雾揭开后,她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杨兰兰是谁?10层迷雾揭开后,她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吃瓜盟主
2025-09-11 14:48:46
“业务员”与司机三七分成!虹桥枢纽“专车拉客”暗藏套路,记者调查

“业务员”与司机三七分成!虹桥枢纽“专车拉客”暗藏套路,记者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1:10:12
“一人收200元,一学期花完一万吗”,广东一学校收班费遭家长质疑,最新回应

“一人收200元,一学期花完一万吗”,广东一学校收班费遭家长质疑,最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9-15 09:01:49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IT之家
2025-09-15 16:47:27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4 17:11:57
学生自带饭盒打饭被拒后续:连饿三天,官方介入校长解释原因被嘲

学生自带饭盒打饭被拒后续:连饿三天,官方介入校长解释原因被嘲

法老不说教
2025-09-13 17:13:29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玉辞心
2025-09-15 06:18:55
陈数:我为这个家,主动放弃生育,他却给了我最残酷的回应

陈数:我为这个家,主动放弃生育,他却给了我最残酷的回应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4 19:45:52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健身狂人
2025-09-15 10:11:35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遇见洞见
2025-09-15 20:10:09
“馆长”要来内蒙古了 出发前满脑子都是羊肉汤

“馆长”要来内蒙古了 出发前满脑子都是羊肉汤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5 20:08:04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5-09-15 20:40:04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暖心人社
2025-08-09 22:31:41
痛心!38岁江苏美女教师梁娇去世,丈夫去世不到百天,女儿才7岁

痛心!38岁江苏美女教师梁娇去世,丈夫去世不到百天,女儿才7岁

云舟史策
2025-06-23 09:35:09
韩庚演唱会槽点满满!身材发福唱跳能力下降,还被网友调侃像黄渤

韩庚演唱会槽点满满!身材发福唱跳能力下降,还被网友调侃像黄渤

娱乐团长
2025-09-14 17:36:26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财经八卦
2025-07-17 23:34:18
张馨予发文许久未回家!化淡妆和老公微醺说情话,穿素裙又仙又瘦

张馨予发文许久未回家!化淡妆和老公微醺说情话,穿素裙又仙又瘦

老腘的世界视角
2025-09-15 17:11:48
2025-09-16 08:51:00
医脉通
医脉通
您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15281文章数 90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教育
数码
家居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决胜中层——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实操进阶高级研修班

数码要闻

苹果 AirPods 4 / Pro 2 耳机推送 8A356 固件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