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也要撤出中国?
昨天的澎湃新闻透露,星巴克将在10月底之前最终敲定出售中国区业务。我根据有关消息分析啊,星巴克这次出售的价格将在350亿到450亿之间。
星巴克在中国可是有7858家门店,也就是平均500万1家店。星巴克这样看起来在中国发展得还不错的企业,为什么也要考虑出售中国区业务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它不是心血来潮,突然做的决定。其实在2024年底,星巴克就表示要考虑出售业务。因为中国的咖啡行业已经非常的内卷。
星巴克在这种环境下,要想继续有大的发展,也很难。我们拿中国咖啡门店最多的城市——上海举例,上海一共有9558家咖啡店。其中星巴克占了1300家左右,占比达到了14%,这样高的密度很难再有增加。
第二,消费降级,人们越来越追求性价比。在价格上,瑞幸有9.9块的咖啡。瑞幸的创始人陆正耀后续又搞了一个库迪咖啡,只要8.8块。最终蜜雪冰城推出了幸运咖,只要4块钱,人人都追求性价比的时代。
星巴克虽然也做出了一些价格调整,可是这中间的差距还是太大。更何况还有像我喝过的这种马来西亚老街咖啡,2块来钱一条,几块钱就能搞定的事情,何苦去花几十块钱为品牌溢价买单呢?
在这种价格战下,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60%下降到了14%。从追求体验到务实消费,这种观念的转变直接冲击了星巴克市场的根基。和它一样命运的,哈根达斯也被爆出,其母公司通用磨坊正在考虑以数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中国区业务。
除此以外,麦当劳也已经在出售香港区业务,并且已经出售了一部分。丹麦的时尚珠宝潘多拉也撤出了中国渠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不过就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三,地缘政治。
虽然我们也在加大开放力度,希望留住更多的外资企业,吸引更多还没来的外资企业入驻,但是你会发现,那些没有来的外资根本不愿意进,而那些已经在的外资或者出售中国区业务或者缩减规模。
他们不仅不想留,他们还想要走。当外企被逼得只能二选一的时候,肯定要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售业务尽可能变现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当外资纷纷落幕,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不用纠结谁走谁留,是外资还是内企。我们只要选作为一个员工对自己好的企业,作为一个消费者,选好的产品就OK了。你们觉得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