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毒打:从西贝爱康公关灾难说起
海报热点
企业家们往往有个错觉:经营成功等于全能。于是我们看到西贝贾国龙面对预制菜质疑时,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解释沟通,而是义正辞严地宣布“我们一定会起诉”;爱康国宾张黎刚被质疑体检准确性时,不是反思改进,而是理直气壮地反问“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
这都堪称企业公关灾难的标准开场白。
贾国龙要起诉老罗
这些老板们显然不明白,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是疏导而非堵截。当消费者已经形成质疑时,企业越是摆出“专业人士”的姿态教育市场,越会激起逆反心理。西贝固执地纠结于“中央厨房预加工≠预制菜成品”的专业定义,却忽略了消费者认知中的“预制菜”就是“非现做”的朴素理解。这种鸡同鸭讲的对话,本质上暴露了企业长期忽视消费者沟通的积弊。
更令人惊愕的是,这些商海沉浮多年的企业家,竟然会选择用起诉的方式来应对舆论危机。且不说法律程序漫长、成本高昂,单就舆论场上的观感而言,大企业起诉个体消费者,天然就带着“以大欺小”的负面印象。除了彰显企业的不自信外,只会让舆论天平更加向质疑者倾斜。
反观桃李面包的危机处理,就显得高明许多。当广告被批“爹味”时,他们没有搬出什么“创意自由”或“行业惯例”来辩解,而是迅速下架广告并发布自黑式道歉:“我们老领导写的文案翻车了,在此鞠躬道歉。”甚至还不忘补刀:“全是领导的责任!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这种举重若轻的应对,既消解了舆论敌意,还意外收获了品牌亲和力。
桃李面包的解释
俞敏洪面对罗永浩“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的长期讽刺不予理会,同样是种大智慧。老俞明白,很多争议只要不过度反应,自然会随时间淡化。但偏偏有些老板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非要争个是非对错,结果把小火苗扇成了大火灾。
俞敏洪与罗永浩
深究起来,这种“老板式傲慢”背后,暴露的是中国企业家对公关认知的严重滞后。许多老板还停留在“公关就是发稿删帖”的原始阶段,完全不了解现代公关的本质是价值观管理和情感连接。他们宁愿花百万请咨询公司做战略,也不愿投资建设专业的公关团队;可以接受亏损换市场,却不能接受低头换理解。
事实上,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容易陷入认知闭环。周围都是唯唯诺诺的下属,听惯了赞美奉承,逐渐丧失了接收负面反馈的能力。当危机来临,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而是自卫,不是放下身段沟通而是冲冠一怒起诉。这种思维定式,在西贝和爱康的案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底,公关危机的处理水平,本质上反映的是企业家的格局与智慧。真正优秀的企业家都明白,消费者永远是你输不起的辩论对手。在这场不对等的较量中,企业越是显得“正确”,就越可能输掉人心;越是放低姿态,反而越能赢得尊重。
企业家的傲慢是品牌毒药,西贝贾国龙和爱康国宾张黎刚的强硬回击,最终都变成了对企业品牌的“自杀式”打击。原因在于经营成功的老板对公关的无知而不自知。
西贝和爱康用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不知道能否唤醒那些还在沉睡中的老板们:放下傲慢,学会沟通,否则舆论的毒打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