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我和老公带着大果去看了几处新房,本想着是大人的事,孩子随便逛逛就好。没想到在一处售楼部,大果却对沙盘展示区表现出了异常的专注,一站就是半小时不动。
走近一看,我和老公都惊讶不已——孩子不是在发呆,而是在认真研究楼栋布局和小区规划!这让我不禁思考: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有时真的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孩子的世界,不只是玩闹
上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看新房。售楼处人来人往,各种宣传册和精美沙盘吸引着购房者的目光。我和老公正和置业顾问讨论房型和价格,忽然发现大果不见了。
找了一圈,才发现她一个人站在沙盘前,双眼专注地盯着模型,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什么。我们本想叫她过来,但看她那么认真,就没有打扰,继续和置业顾问聊着。
过了半小时,谈话结束,大果依然站在原地不动。这下我有点担心了,走过去蹲下来问:"大果,你在这里看什么这么入迷啊?"
大果指着沙盘说:"妈妈,你看这个小区有三个出口,南门离公交站最近,但是北门旁边有一个大超市,更方便买东西。还有你看这个位置,这栋楼下午会被那栋高楼挡住阳光,冬天会很冷。我觉得我们应该买东边这栋,阳光好,还能看到小花园。"
我和老公听完,面面相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一个5岁的孩子,居然能从沙盘中分析出这么多细节和实用信息!
事后回想这件事,我意识到我们成人常常低估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复杂问题,所以很少让他们参与"大人的决定"。
但实际上,孩子的大脑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周围的信息。他们可能缺乏经验和系统知识,但却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不被成见限制的思维方式。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潜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1. 给孩子决策的参与感
无论是家庭出游计划、周末活动安排,还是家居布置、购物选择,都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其中。即使最终决定权在大人手中,也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参与感,还能锻炼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比如购物时可以问:"你觉得买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为什么?"家庭旅行可以让孩子帮忙查找景点信息或规划路线。
2. 提问而非直接告知
当孩子面对新事物时,我们往往急于解释和教导。不妨改变策略,用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和发现。
例如在动物园,与其直接告诉孩子"这是长颈鹿,它吃树叶",不如问:"你看这个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长脖子可能有什么用处?"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更主动地观察和思考,而不仅仅是被动接收信息。
3. 鼓励"不同视角"思考
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在讲故事或讨论事件时,可以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另一个角色,你会怎么想?"或者"除了这个解决方法,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小果前段时间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我没有直接判断对错,而是让她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这种换位思考的训练,让她逐渐学会了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
4. 创造实践机会
理论知识再多,不如一次实际体验。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创造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动手解决问题。
比如做饭时让孩子参与食材准备,逛超市时可以给予小任务,家里小物件损坏时鼓励孩子一起想办法修理。这些实践不仅培养动手能力,更能锻炼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思维。
果妈寄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宝藏,但这宝藏是否能被发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大人的眼光和态度。当我看到大果在沙盘前的表现,我不仅感到惊讶,更多的是反思——我是否经常错过了发现孩子潜能的机会?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用成人的局限性去定义孩子的可能性。给予他们信任、尊重和展示的舞台,他们常常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和果妈一起聊聊
你的孩子有没有在某个瞬间,展现出超出你预期的能力或智慧?那一刻你是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