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高层会议上,罕见地提到了“接班人”三个字。他表示,未来的总统人选将由人民决定。这支神秘部队悄然完成了新一轮重装化改革,甚至在库尔斯克危机中顶住了第一波攻势,稳定住了局势,而这支部队并非俄军主力,而是直属总统的国民近卫军。
两年前的6月,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突然兵变,但俄军主力却表现得异常“沉默”,甚至有高级将领被质疑与兵变有关联。这也让普京彻底看清了一个问题:俄军,已经不再是他能够完全信赖的力量。普京为自己的接班人到底准备了什么?被称为“翻盘底牌”的部队,又有怎样的来历?
早在2016年,普京亲自下令整合原内务部的内卫部队和快速反应特种力量,组建了国民近卫军。这支部队不归国防部管辖,直接听命于总统,任务以内部维稳为主,是普京手中最可控的“对内铁拳”。在最初几年,这支部队装备较为轻型,主要承担反恐、维稳、突发事件应对等任务。
2023年,国民近卫军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在瓦格纳兵变之后,普京意识到:如果没有一支装备精良、绝对忠诚的部队,一旦再次发生类似危机,局势将完全失控。他随即下令,由他的老部下、现任国民近卫军总司令佐洛托夫,启动部队重装化改革计划。
两年内,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等重型装备陆续列装国民近卫军。这在俄罗斯历史上尚属首次。装备的提升意味着这支部队已经从维稳力量,演变成了拥有实战能力的准军团。
目前,国民近卫军的总规模已达37万人,其中预计有超过20万人将完成重装化改编。这一数字接近一个中等国家的正规军规模,不仅能维稳,还能随时参战。
普京之所以急于推动这项改革,不只是出于对兵变的担忧。他对俄军内部复杂的派系一直心存戒备。从苏联解体后,俄军经历过经费短缺、军纪松散,士气低落的阶段。即便后来在叙利亚打出了一些成绩,但军中“各自为政”的传统依旧延续。
瓦格纳事件把这种结构性问题彻底暴露。正规军面对兵变选择袖手旁观,甚至有人暗中支持,这对一个控制欲极强的领导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此背景下,普京选择打造一支“听话”的军队,而不是“打得赢但不听话”的军队。国民近卫军就成了他心中最合适的选择。
这支部队的统帅佐洛托夫,是普京多年的贴身保镖,两人关系极为亲密。佐洛托夫在过去九年中,已牢牢掌握了国民近卫军的核心力量。普京对他极为信任,甚至在一些关键任务中,直接跳过国防部,由他亲自调兵。
不仅如此,国民近卫军还承担了一项特殊任务:进入乌东四州,维护新占领区的稳定。随着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推进,后方的治安和反渗透任务变得尤为重要。普京不可能把前线部队长期留在后方,于是重装化的国民近卫军成了最理想的“占领军”。
一旦未来俄乌停火,俄正规军可以迅速撤回,而国民近卫军将作为常驻力量,继续控制新领土,确保战果不被逆转。这一安排不仅提升了俄罗斯的战略灵活性,也让普京彻底绕过了军方系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屏障。
2025年,库尔斯克地区爆发了一场突发危机。当时,多方势力试图制造混乱,俄军调动速度缓慢,是国民近卫军第一时间出动,迅速控制局势。这次表现,再次验证了这支部队的实战能力,也让普京更加坚定了继续扩编和强化国民近卫军的决心。
与此同时,普京也在为接班人做准备。总统助理阿列克谢·久明成为热门人选。久明曾是佐洛托夫的下属,出身总统安保系统,与普京关系密切,政治立场坚定。更重要的是,国民近卫军内部对他有天然的接受度。
普京打造的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是为久明这样的接班人预留的“安全带”。未来一旦政权交接出现波动,国民近卫军将扮演稳定局势的关键角色。
不过除了久明,还有一位年轻将领也受到关注——莫尔德维切夫,他在无人机改革中表现出色,是军队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普京似乎也在为他安排“技术派”的角色,但尚未明确表态。
为了确保未来不出现权力真空,普京还做了两件事。一是修宪,削弱总统权力,强化安全会议和国务委员会的地位。这样未来即便换届,新总统也不至于“一人独大”。
二是推动“英雄时代”计划,从乌克兰战场上选拔87名功勋军官进入政界,构建一个忠诚度高、战斗经验丰富的政治团队,为未来政权提供稳定支撑。
车臣方面的局势也不容忽视。卡德罗夫家族控制的车臣特遣队原属国民近卫军体系,但近年与克里姆林宫在权力划分上频频摩擦。普京曾在2025年单独召见卡德罗夫的儿子亚当,释放出强烈信号:可以继续合作,但必须服从中央。
一旦车臣方面不再受控,普京极可能用其他国民近卫军力量替代其在高风险地区的角色,彻底摆脱地方“山头主义”的威胁。这支37万人的部队,如今已经不只是保卫首都的武装力量。他们在地方治理、政治稳定、军事支援等多个层面全面介入,成为俄罗斯权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这支部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作战王牌,但在普京眼中,它的最大优势不是战斗力,而是忠诚度。面对可能的接班人变局,内部派系博弈,以及外部西方制裁压力,普京手中最有力的那张牌,不是核武器,也不是T-90坦克,而是这支听令即动的“新军团”。
这就是普京的政治逻辑:看似是军事改革,实则是权力布局。这支部队的每一次调动、每一件新装备的列装,其背后都藏着深层的政治考量。它不仅是普京时代的权力保障,更是后普京时代政局走向的风向标。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改革,不只是应对内乱的举措,更是普京为未来政局平稳过渡所布下的深远棋子。替代瓦格纳、制衡俄军、稳定占领区、护航接班人……这支部队将继续在俄罗斯的权力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来源:
[1]瓦格纳事件一周年后,剩余的雇佣兵去哪儿了? 红星新闻
[2]普京:俄罗斯将提升所有军兵种作战能力 大江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