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的棋局,风云变幻,国家的姿态更是说变就变。曾经,有个国家在中国最关键的崛起时刻,没少给我们添堵,甚至被指责是明目张胆的“敲诈”。
可如今呢?它自己深陷泥潭,日子不好过,反过来屁颠屁颠地跑来找中国帮忙合作了。这剧情,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也实实在在告诉我们,这世界格局,真的变了!
瓦良格:天价过路费?
想当年,上世纪末那会儿,中国好不容易从乌克兰手里弄到一艘没完工的大船壳子,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可这船要运回国,那叫一个难。
当它晃晃悠悠地开到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政府突然就跳出来了。说什么船太宽、太旧,怕影响航行安全,二话不说就把船给拦住了。
中国这边可急坏了。我们解释再三,这只是个没动力的船体,安全措施都做足了,出了事我们自己兜着。可人家土耳其呢?就是不听,态度硬得很,摆明了就是想刁难。
这一拦,就是足足两年!那船体就这么停在海峡附近,每天烧钱如流水,维护费、拖船费,一笔笔都是天文数字。连希腊都看不下去了,跑来帮着斡旋,可也没啥用。
最后,土耳其终于松口了,但条件一开出来,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这哪是谈条件,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敲诈”!
土耳其狮子大开口:先交10亿美元“风险保证金”,这还不算完。还得强制买36架他们自己产的教练机。更离谱的是,居然要我们承诺每年组织200万中国游客去他们那儿旅游,外加1.7亿美元的港口停靠费!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外汇储备才2000亿美元左右,每一分钱都得掰开了花,都得用在国家发展的刀刃上。可为了咱们的航母事业能起步,为了那艘承载着希望的船,中国最终还是咬着牙,接受了这些不平等的条件。
直到2001年,这艘船才获准通过海峡,一路颠簸抵达中国。它后来被改造成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成了我们海军力量的骄傲!
导弹合作:说变就变脸!
时间一晃来到2013年9月,土耳其又搞了个大项目,要招标一套价值34亿美元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咱们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带着FD-2000系统(就是红旗-9的出口版)去竞标了。
这款FD-2000可不是盖的,拦截各类目标、全天候作战,性能杠杠的,而且报价还是最低的。这下好了,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土耳其方面也宣布咱们中标了,这本该是个双赢的好买卖啊!
中方企业为了按时交付,那真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生产准备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可谁能想到呢?到了2015年11月,土耳其突然就变卦了,单方面取消了跟中国的合作合同!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所谓的“技术转让程度不足”,接着就宣布要自己开发同类系统。这理由听着就有点牵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背后有人使坏。
外界普遍认为,土耳其这回是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生怕中国军工技术进了北约体系,影响了北约内部的兼容性。这合同说取消就取消,给中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损失。
前期投入、材料采购、团队组建,全都打了水漂。不过咱们中国企业可不是吃素的,没因此停下脚步,后续继续优化FD-2000系统,还成功出口到了其他国家,这不就展现了咱们中国军工的韧性和实力嘛!
疫情援助:人道也敢拦?
2020年,全球疫情最凶猛的时候,各国都急得团团转,抢着要防疫物资。一架载着36吨防疫物资的中国货机,从上海火速飞往塞浦路斯。口罩、防护服、呼吸机,那可都是塞浦路斯当时急得眼红的人道援助物资啊!
为了节省燃料和时间,货机计划按国际惯例,申请借道土耳其领空。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土耳其方面居然拒绝发放飞行许可!
给出的理由是“未提前完成完整报备流程”。这理由听着就有点扯淡。更让人火大的是,土方在沟通中还隐晦提到了塞浦路斯领土争议问题,变相阻拦了这批急需的人道主义物资及时运送!
这操作,简直是把政治玩到了人道主义头上。结果呢?中国货机不得不改道北上,绕了一个大圈。航程增加导致燃料不足,货机还得临时降落在莫斯科进行加油。
这一系列周折,使得物资抵达塞浦路斯的时间延误了数小时。物资的延误交付,不仅影响了受援国的抗疫进程,也引发了塞浦路斯的公开指责。
国际社会普遍质疑土耳其把政治因素掺杂到人道主义援助中,这事儿着实让他们挨了不少骂,形象也跌到了谷底。
风水轮流转:自己也栽了!
曾经对中国颐指气使的土耳其,近年来却深陷经济泥潭,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连他们的传统盟友也开始疏远,这下土耳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朋友圈了。
2016年,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美国随后就对其发起经济制裁,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土耳其经济一下子就垮了。
土耳其里拉开始大幅贬值,政变前1美元还能兑3.05里拉,可到了今年,已经跌到1美元兑35里拉了!这贬值幅度,简直是惊掉下巴,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货币持续贬值直接引发了物价飞涨,民众生活成本急剧增加,整个国家经济民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哀鸿遍野。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又向乌克兰提供了军事援助。大量的军事投入和财政支出,进一步导致土耳其经济增长停滞。
政府债务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倍,甚至超过了它的外汇储备。面对内忧外患,土耳其这才开始琢磨,是不是该重新审视一下跟中国的关系了。
与此同时,国际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它对盟友的空洞承诺和自利行为,让许多小国都看清了现实,谁还傻乎乎地跟着它跑?
在多重压力下,土耳其终于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它把中国看作是摆脱困境的关键力量。于是乎,对华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昔日的阻挠者,变成了如今的合作寻求者,这转变,真够戏剧性的。
今年3月,土耳其驻华大使在一个国际经济论坛上,那真是高调赞扬中国对全球经济稳定的贡献。他明确表达了希望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意愿,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这些领域。
仅仅一个月后,土耳其就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了浙江举办的“浙里出海”经贸研讨会。代表团在会上积极介绍本国的投资环境,什么税收优惠啊,产业扶持政策啊,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去他们那儿投资,给国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好歹把这烂摊子收拾收拾。此外,土耳其还把目光投向了庞大的中国旅游市场。
他们大肆宣传本国旅游项目,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毕竟旅游业来钱快,能救急。这态度,跟当年真是天壤之别啊!
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持续提升,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疫情援助等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信任。这一点,土耳其心里门儿清。
土耳其显然已经意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实质性帮助,助其渡过经济难关的重要力量。这不,现实面前,谁都得低头。
笔者以为
从昔日对中国的无理“敲诈”,到如今主动“求助”,土耳其态度的转变,是国际政治中实用主义的常态,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缩影。它清晰地告诉我们,国家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实力对比和地缘政治的演变而灵活调整的。中国在处理与此类国家的关系时,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这一点我们做得很好。
但同时,我们也得铭记历史教训,保持战略清醒,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无疑将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交织中,审慎而稳健地推进。毕竟,国际关系,哪有那么简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