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钓鱼人来说,最痛苦的或许不是“空军”(一条鱼没钓到),而是小鱼闹窝——成群的小杂鱼疯狂抢食饵料,钩还没沉底就被啃得精光,浮漂像跳舞一样上下乱窜,大鱼却连影子都不见。
这种场景,钓友们戏称为“小鱼军团攻占钓点”,轻则让人烦躁不安,重则直接收竿回家。然而下面广西这位钓友,应对小鱼闹窝的做法颠覆了认知!
广西钓友@相识非偶然在9月11号发布了一则视频,标题为:“看你还来不来闹窝!”下图是视频做成的动图,大家看看咋回事。
视频中,男子坐在河边,浮漂被小鱼闹得剧烈晃动。他气得直拍大腿:“这些小杂鱼太烦了!”随后,他钓上一条罗非鱼苗(体长约10厘米),眉头一皱,从包里掏出一把小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鱼的背鳍和尾鳍腹鳍,然后随手扔回水中。
这条鱼并未死亡——它挣扎着游动,但因失去平衡,在水里转了几圈后,慢慢沉入水底。视频发布后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赞成。
有网友回复说:“我也这么干过”!这位网友赞成这种做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鱼类失去背鳍和尾鳍后,确实难以保持平衡,无法正常觅食和躲避天敌,存活率极低。
视频中的这条鱼是罗非鱼,难道是罗非鱼繁殖太快,剪鳍不是虐待,是让它们失去游动能力,活不了多久,还能喂大鱼?搞不明白。
罗非鱼并不是我国的本土鱼类,属于入侵鱼类,虽然不能放生,但是也不至于要虐待你说是不?再说鱼类在水域中生存,它们之所以吃钩,也是为了食物需求,并不是有意为之,这么对待它就有些残忍了!
有网友回复说:“罗非鱼一样要死”。这位网友也是赞成,我觉得这位网友说的不错,这种鱼类在南方河道内生存,已经严重挤占了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导致本土鱼类种群大幅下降。
但这是罗非鱼的问题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肉质鲜美、生长快,被引入全球100多个国家。但它的“生存技能”堪称“开挂”!耐污染、耐低温、繁殖速度快,自1957年引入中国后,罗非鱼迅速扩散至两广、海南、云南等地,造成严重生态灾难。
然而在引进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评估风险呢?还有就是现在外来鱼类的养殖场,无论是观赏鱼还是食用鱼,养殖场一般建在河道或者江边,只要是暴雨涨水,养殖的外来鱼类逃入江河内十分正常,造成外来鱼类扩散,外来物种问题既然这么严重,为什么没有监督管理机制呢?
有网友回复说:“我也是钓鱼人,我们要做到杀生不虐生”!这位网友说的不错,过去,钓鱼被视为“与自然对话”的雅事,强调“钓而不渔”(钓到后放生)。但如今,随着资源减少,钓鱼人的心态正在变化。
经常钓不到鱼,或者小鱼闹窝严重的时候,心态就崩了!不管是不是入侵物种,不管是什么鱼类,如果不是自己的目标鱼,要放生就直接放生,要灭杀就给它个痛快,没必要去虐待,你说呢?
再说鱼类也是有疼痛感觉的,科学界研究发现,鱼类身上有和人类一样的疼痛感受器。当鱼体被夹伤或刺伤时,这些神经纤维会被激活。给受伤的鱼使用止痛药后,它们因疼痛产生的异常行为就会消失,这证明鱼类确实能感受到痛苦。
最后:为什么赞成的网友这么多?有可能是被钓鱼闹窝闹烦了!我觉得钓获小鱼后,如果不喜欢就扔进水中,或者给他个痛快,没有必要折磨!如果钓获入侵鱼类,不能放生的话,就给他一个痛快,尊重生命哪怕是一条小鱼,也值得一个痛快的归宿,你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