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阿胖。
我做自媒体已经6年了,但做为一个社恐,从来没有参加过线下课。
直到8月1号,我鼓足了勇气,跨越800公里,做了9个小时火车,花了2天时间沉浸式参加千万大V粥左罗老师的线下课。
2号线下会结束之后,晚上7点多,我坐到回长沙的高铁上,看着周围吵吵闹闹的人群,从一个能量满满的场域里出来,突然就有了一丝失落的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后悔。
我做自媒体的年限,可以算得上是老古董了,我悔恨自己怎么做了自媒体这么多年,现在才第一次参加线下会,现在才认识到线下会的好处,怎么不早点开始多参加几次线下会。
没开玩笑,我是真的特别后悔,以前因为社恐,人一多就紧张,加上觉得线上线下也没啥区别,线下还那么麻烦,双重buff叠加下,导致我迟迟没有参加线下会。
直到去年,粥老师组织家宴,看见顶峰会的小伙伴传来的前线照片,我越看越上头,越看越激动,看到后面,我甚至想马上就买飞机票去昆明!!!
最后拼命压制住了这不现实的想法,并暗暗下定决心,下一次线下会,一定要来参加,所以这次线下会时间一公布,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那这次对外卖3999的两天一夜线下会,我到底收获了些什么呢?能让我直呼后悔没有早点开始去参加线下会。
这种高密度的学习,让我头脑有种发胀的感觉,我从中挑选了一些我重点有启发的内容,以及我的一些启发思考和感受,无论大家是做自媒体的朋友,还是渴望成长的朋友,给我10分钟,耐心看完这篇6000字的内容,你一定会有收获!
01
原来参加线下会,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粥老师在线下会说了非常多的干货内容,如果把这些干货内容放在线上,我们去自学,大概率会磨磨唧唧,学30分钟就去刷视频了,坐20分钟,又去吃零食,学的过程中,还不一定特别专注,这样学下来,效果非常有限。
但是放在线下就不一样了,在线下,是一种被关起来的状态,虽然还是可以玩手机,但粥老师在离你几米的地方疯狂输出,你周围的小伙伴,在哐哐做笔记,在环境的影响下,你被迫变得持续专注,学起来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时间比钱珍贵,线下学2天,比线上学20天效率还高,我参加的这一会儿,就节约了18天的时间!!
02
在线下,卡点、问题会更容易被解决
周六晚上有分组讨论,我们组有一位朋友是优势教练,他在获客和拿结果这一块遇到了问题,我们组的小伙伴都非常热心,一起给他出谋划策,头脑风暴之后,他的思路也清晰多了。
这种定制化的问题,放在线上去咨询,动不动就是大几百起步的,而且还没有头脑风暴,解决方案的角度可能会很有局限性,头脑风暴,大家思维互相碰撞,是可以碰撞出更多角度和思考的。
我这次线下和别人聊天,聊着聊着,把很多以前自己没想通的事情给想通了。
有些内容在网上有边界,并且明码标价的,但我发现聊天的过程很松弛,那些有边界,明码标价的内容,线下聊着聊着就顺便说了一堆出去,哈哈。
比如粥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其实说了很多线上完全看不到的内容,不得不说,粥老师对新媒体这一块的理解,实在是太深了,我在有些事情上和很多朋友一样掉入了误区,幸亏被粥老师点醒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互联网上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说的,但是线下,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说的,线下能获取到更多网上不适合大范围传播,但却又有用的知识点,哈哈
03
在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10倍增长
这次线下,和很多小伙伴都聊了天,但凡聊天超过了10分钟,关系基本都会上一个档次,放在线上,聊几天,都不一定有线下这种熟悉感。
有些朋友从点赞之交,变成了可以一起实战的小伙伴,哈哈
第一天线下会,我和一些小伙伴聊到了11点,还意犹未尽,如果不是酒店工作人员要下班了,我们能聊到2、3点。
回去之前,我和肖西帮粥老师团队布置了一下会场,在一起做事的过程中,我和有些小伙伴是第一次聊天,就聊了这几句,再加上干了一段时间的活,我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就拉近了不少。
04
在线下,我获得了一次深度充能
能量大于能力,有能量,就一定会有能力,有充足的能量,可以几乎把所有事情做好。
我是做软卧来的深圳,不知道是太激动,还是第一次睡软卧不习惯,所以没有睡的太好,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头非常痛,如果平时前一天这样,那我第二天的效率会有大幅度的降低。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一开始状态确实不好,但来到了这个场域里,专注投入进去,偶尔和小伙伴们交流,等我再想起头疼和补觉这回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咦,怎么不困头也不痛了?
因为能量满了!
回去的路上,我问肖西有什么收获没?肖西是是通过我加入顶峰会的小伙伴,这次咱们都去了线下会。
他其中说到了一点: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能量更足了。
很多自媒体人很焦虑,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总觉得努力了却没用,但来到了线下会,听了粥老师的分享,和很多真实的案例面对面交流,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在经历这个阶段,很多人在拿到成就之前,也经历过这个阶段,现在照样过得很不错。
这些摆在眼前的真实案例,会激发我们更多动力。
我还有很多突破,比如拍照。
我平时特别不喜欢拍照片,这次去了线下会,想着来都来了,就拍一下吧,拍了之后,想着拍都拍了,就多拍点吧,哈哈。
这次线下课,让我更自信了,因为我做私域不久,所以我觉得应该没啥人认识我,没想到在线下课,听到了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哦,原来你就是阿胖,我看你内容,你的朋友圈很久了,我以为人家是客气,结果人家真能说出点什么来。
我现在有一种感受,这一次线下会的经历,直接值回了顶峰会的门票,哈哈。
05
在任何时候,都要开放开放再开放
开放包容,接纳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粥老师说的这一点我特别有共鸣,因为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确实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发挥不稳定。
我之所以能开始做自媒体,就是因为有这样极度开放的心态,那时候看到了一篇推文,说自媒体这个事业,可以在家一台电脑手机,实现月入过万,但是这个推文的配图,就很像那种骗子配图,所以第一时间我是存疑的。
但我想到了心态极度开放的理念,而自媒体的理想状态,又是我需要的,所以我去尝试了一番,结果到现在,已经全职自媒体5、6年了。
后面AI刚出来,我第一时间也是在想这玩意是不是在炒概念,后面保持开放的心态,先去尝试了再说,结果有了AI给我自媒体赋能,又创作出了全新的红利。
但是我也不是每次都做到了开放开放再开放,听了粥老师的举例,我发现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
我在公域卖货了一万单以上,我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营销转化理论的,去年年底,我加入顶峰会开始学习私域,看到很多人在私域营销的方式,我觉得特别尬,我其实就有点不屑于用他们的那些方式。
或许人家的方式真有点点问题,但人家能拿到结果,即便是用我觉得很尬的方式,那也一定是有他们的本事,哪怕是时代红利,他们也抓住了红利,我应该保持开放,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然后融入自身,让自己更强,而不是不屑。
大家也可以审视一下自身,到底有没有尽可能做到开放开放再开放!
06
什么成就了你,10倍复制,直至无效
参加线下会的一天晚上,有一位小伙伴来我们小组讨论个人ip,我和她聊了一会儿,了解到她是做小地瓜带货的,现在想做个人ip,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就问她,目前做的这一块项目,还算是红利期吗,是否能持续赚到钱,她说可以,我说那你就全力以赴去10倍复制,可以做矩阵,放大这个收益,与此同时,花小部分精力适当引流,沉淀到私域里面,后续方便做ip和培训。
等这个项目投入产出比不行了,再去整后面的事。
我说的这个其实就是粥老师说的理论,什么成就了你,10倍复制,直至无效。
她在小地瓜带货上拿到了结果,跑通了这个闭环,任何事情都有红利期,如果在有增长,并且跑通闭环的情况下,如果不去10倍复制,那就太浪费了。
我在互联网上做的所有自媒体写作项目,青云计划、带货、某号爆文等等,只要我跑通了,就一定会去持续放大,收益可以翻好几倍,甚至更多,直到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我才会慢慢转移精力。
大家如果在某一方面拿到结果,一定要记得10倍复制,直至无效,否则就是看着属于自己的钱溜走。
07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粥老师不是连续几年年入千万了吗,其中有一年,他差点只能年入不到500万了,好在后面的新品顶了上来,收入再次破千万。
这得益于他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他在做某个业务的时候,经常会想如果这个业务没了,他该怎么办。
他说这一点的时候,我可太有共鸣了,因为我之所以能自由职业连续5、6年,我的收入基本没有暴跌过,生活一直都还过得不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也在和粥老师一样,一直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如果某个项目是全红利期,我就会全力以赴的复制,我对这一块的风向非常敏锐,眼光也还准,但凡有下跌,或者后续的平台动向可能会变,我立马就会开始分一部分精力,去寻找其他的机会和项目,实际上机会很多,我速度快,经常花时间去关注,就总能在一个机会消失之前,找到另一个机会。
在线下会的时候,我有时候就开玩笑说,我运气挺好,每次一个机会要没了,总会蹦出2个机会到我眼前来,哈哈。
很多人做不久,做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而是他们习惯了某个赚钱模式,就待在舒适区里出不来了。
08
原来每个人都该去尝试做做知识付费
以前我觉得知识付费是小众群体做的事,但听了线下课之后,我明白了知识付费每个人都可以做,也都最好去尝试一番。
只要你有一些擅长的东西,你就可以把你擅长的东西包装成产品,卖给有需要的用户。
无论你是擅长写作、自媒体、销售、会计、育儿、情感、运动、收纳、画画、拍照、音乐、武术还是其他领域,都可以做知识付费。
并不是你要擅长到90分,才能知识付费,你30分也可以让20分、10分的小伙伴给你知识付费。
只是说,你在某个点越擅长,体量有可能越大!
做知识付费不仅门槛低,投入低,利润还贼高。
如果你做自媒体,赚了500块,你没有做课程,没有做圈子,有一个用户想向你请教,你让他给你打199块钱,你给他做了一个半小时的咨询。
这种情况下,你就投入了半小时,然后就赚到了199,是不是投入超级低?
像圈子、训练营、陪跑这种,投入就高一些,但总体来看,还是很低。
外面倒卖东西可能有囤货成本,开个店,动不动就几十万起步,摆个摊都要花几万去学技术,还要叫摊位费。
而且关键投入低就算了,利润还高哇。
比如你花3个月的时间,和少量的咨询大佬的费用,创造出一款还不错的产品,当卖出第一单的时候,你的利润很低,成本很高,但卖出1000单,1万单的时候,你的成本几乎为0,卖出去的几乎都是纯利润。
知识付费不是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你再怎么努力都上不去的那种业务,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有足够强的搞流量能力,赚钱的上限可以一直增加。
虽然知识付费人人都可以做,投入低,利润高,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起来,你可能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或者找到了擅长的东西,但找不到有需要的用户,甚至你擅长的东西,压根就没人需要花钱去买。
这种情况下,我们做知识付费,可能暂时赚不到钱,但也没事,我们可以赚成长,赚到了成长,钱迟早也能赚到。
做知识付费,就是先把自己彻底教会,再去教会别人。
你以为粥老师是成了写作专家,才出的实战写作课吗?并不是,他是很痛苦的写了这门课,才成了专家。
包括粥老师的时间管理课,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超级牛的时间管理高手,他也是痛苦的把这门课写了出来,才成了时间管理高手。
不是因为你是专家,才会去写出一门课,而是很痛苦的写出了一门课之后,才成了专家
我最开始给粥老师写课程的时候,我也不是青云计划的专家,我只是拿到了一些结果,最多算擅长罢了。
但写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课程质量,我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学习了非常多的知识,看了几百个以上的热门领域账号,从头到尾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梳理了一遍,并把他们尽可能拆碎,看到本质,然后再排列组合成更体系化的东西。
你只要认真去做知识付费,反正能从中赚点走,一开始赚不到钱,也能赚到成长,在某个领域专家化。
09
先卖再做
粥老师分享的这个思路,可太重要了。
之前给别人做咨询,聊到过做产品、知识付费的问题,我发现还是有不少小伙伴以为是自己先得花上半年、一年,打磨出一款非常优质的产品,然后再去拿到市场上卖。
如果你是刘润这种咖位,体量有保障,这么做没问题,但如果是小博主,这么做会把自己毁了。
一般小博主对用户和市场的洞察没有那么强,哪怕是打磨一年,也很难打磨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又有差异化的产品,等下写了半天,放到市场上,人家不买单,就亏大了。
而且市场3个月一小变,半年一大变,打磨一年,市场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人是很在乎正反馈的,在潜心打磨的过程中,很难获得什么正反馈,可能还没打磨2个月,突然就不想写这门课了。
所以现在市面上一般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先卖再做。
比如顶峰会这个产品,阿胖一口气付了10年的钱,付了之后,并不是我一口气就得到了这十年所有的产品,而是我先只得到了一部分产品,和粥老师的十年承诺,剩余的产品和其他权益,粥老师会在十年内陆陆续续兑换给我们。
用粥老师的玩笑话说,就是他要给我们打十年工,哈哈。
粥老师其实就是在先卖再做。
大家如果买产品买的多,也经常会看到市面上有些产品会有一个盲订期,就是这个产品可能主理人刚想到,具体怎么做还没想好,就先放在市场上来卖,这时候的价格会是这个产品历史最低的时候。
这其实也是先卖再做。
这样的好处就太明显了,可能你产品还没做好,就先卖了5000块,“见钱眼开”,瞬间就来劲了。
如果尝试卖了,却卖不出去,或者成本远远高于收益,这时候还可以告诉少部分买了的用户这个产品暂时不做了,并退款再给一定的补偿,这样至少时间成本节约下来了。
还有一个好处,速度非常快!
之前AI火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做了产品出来卖,卖的盆满钵满。
他们用的模式就是先卖后做,先把框架大纲权益整出来,狠狠卖一波,再开始交付,这样速度就非常快,如果潜心打磨一年,再来卖,AI的热度都过去了,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且用这种方法,我们自己也很难拖延下去,比如粥老师的顶峰会里现在有2900人,我们每天都在期望跟他学习更多东西,他能拖延着一直不交付吗?肯定不可能。
之前做咨询的时候,有朋友问我做了一小段时间的自媒体人,如果要做产品,该做什么形式的,我一般都会推荐咨询和圈子。
这类产品就属于先卖后做的,而且交付比较轻,后续是可以在这些产品的基础上,延伸出课程或者训练营、陪跑这类重交付产品的。
但是用先卖后做这种方法做产品,我们也一定要有良心。
不要夸大宣传,不要吹牛逼,要极度认真的考量权益和服务,做自己最可能做到并且做好的事情,这样用户买了你的产品之后,才会有保障。
有些人的权益非常夸张,而且上来就是承诺十年、终身的,这样一承诺,确实产品变得好卖了,但真的能给那么夸张的权益交付那么久吗?
反过来看,我们可以是做产品的主理人,也可以是买产品的消费者,当我们做为消费者选择那些长期产品时,一定要考虑主理人的人品,要踏实可靠,不要夸张浮夸,并且最好是已经在这个行业有足够多的经验,待得足够久。
一眨眼已经写了6000字了,其实我分享的内容,仅仅只有线下课的冰山一角,还有好多好多没有说,比如人设如何打造,产品怎样包装,如何提高转化率,怎样用人,如何实现3倍增收等等,后面有机会,会陆陆续续分享给大家哈,有特别想知道的,或者不懂的,也可以问我,或者给我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