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贵州思南的梅雨季,乌江畔的吊脚楼里,茶商程老爷对着刚出生的长子喜极而泣:"就叫国纲,盼他成国家栋梁。"
谁能想到,这个在煤油灯下背《三字经》的男孩,几十年后会以"程立人"之名,在地球另一端的潘帕斯草原书写传奇——从志愿军战俘到坐拥60万亩土地的农业大亨,他的人生比小说更跌宕。
战火里蹦出的"多语神童"
抗战的枪炮声震碎了程家的绸缎庄,11岁的程国纲却因父亲坚持捐资助学,钻进了美国人办的思南信义中学。
传教士的英语课、教堂的法语圣经、码头上听来的西班牙语,像拼图般在他脑子里拼接。别的孩子玩弹弓,他蹲在江边拿树枝写单词,连货船上的英国水手都惊叹:"这小子舌头是装了齿轮吧?"
1945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他成了校园里的"行走字典"。
别人背《论语》,他抱着《堂吉诃德》译本在操场踱步,用英语念西班牙小说,法语讲中国古诗,同学们笑称他"程三国"。谁能料到,这手绝活日后竟成了他在战俘营的"保命符"。
1951年的北汉江战场,硝烟把天空染成铁锈色。程立人作为60军译员,跟着180师断后时被美军包围。三天三夜血战,弹尽粮绝的官兵们举着空枪冲锋,最终1.2万人被俘。
当他被押进巨济岛86号战俘营,迎接他的不是同情,而是同胞的怒骂——因为会英语,他被美军指派管理战俘点名。
"叛徒!狗腿-子!"夜里总有人往他铺位砸罐头盒,凹痕累累的铝饭盆上,他刻下《诗经》"靡不有初",刀痕渗着血珠。
美军逼他劝降,他装聋作哑;台湾势力拉拢,他闭门不见。直到停战协议传来,别人争着选大陆或台湾,他却在登记表上写下:"去中立国,印度。"
1954年的新德里火车站,程立人踩着露脚趾的布鞋,皮箱里只有两套旧军装和半本磨损的《诗经》。
种姓制度像一堵无形的墙,让他连餐馆都进不去,只能在建筑工地扛水泥袋,晚上睡在铁路桥洞,听着火车轰鸣数星星。
转机出现在旧德里的珠宝街。当他发现穆斯林老板对着一堆红色矿石发愁,用英语说出"这是红纹石,不是红宝石"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他冒险借了20公斤矿石,托海员带到阿根廷,竟卖出10倍高价!揣着第一笔钞票,他盯着世界地图上那个叫"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咬了咬牙:"赌一把,大不了睡甲板!"
1956年登陆阿根廷的程立人,在华人珠宝店当学徒时,总盯着仓库里积压的红纹石出神。
他把石头切成心形,印上"安第斯玫瑰"的标签寄往印度,没想到富太太们疯抢——800%的利润,让他在30岁那年开了第一家珠宝店"东方玫瑰"。
但真正让他扬名的是大豆。1968年,阿根廷政府给农产品低息贷款,他盯着潘帕斯草原的荒地笑了:"这不就是翻版乌江两岸?"他从美国进口联合收割机,在3万亩土地搞"窄行密植",别人笑他"中国农夫异想天开",结果亩产从120公斤飙到280公斤!
1973年粮食危机,他的大豆囤货翻了四倍价,农场像吹气球般涨到60万亩,当地报纸头版惊呼:"ReydelaSoja(大豆王)是个中国人!"
1977年的农业博览会上,程立人遇到了改变他后半生的女人——阿根廷激进党领袖的妹妹安娜。当时安娜为穷人住房项目拉赞助,他当场拍板:"2000吨大豆蛋白,按成本价给!"
两人常坐在草原上聊聂鲁达的诗和李白的词,安娜发现这个中国男人看土地的眼神,像父亲看传世红酒。
1978年的婚礼轰动全国,报纸酸溜溜地写"东方暴发户攀附豪门",安娜却在采访中举着程立人磨出老茧的手:"你们看,这是摸过《诗经》也握过犁耙的手,比任何头衔都珍贵。"
当丈夫成为"总统妹夫",他却只肯当农村协会顾问,悄悄促成中国拖拉机第一次开进南美农场,阿根廷农民远远看见他,就喊:"ElChino(中国佬)来教我们种地啦!"
1986年,60岁的程立人第一次回思南,站在漏雨的教室前红了眼。当年的课桌还是泥巴砌的,孩子们用草绳捆着课本。他当场掏出支票:"盖栋楼,就叫'立人楼',再修条路,叫'思阿路'——思南到阿根廷,都是土地养人。"
最绝的是他带回来的"绿色黄金"。1988年,他从阿根廷弄来5000株荷荷芭种苗,在许家坝的荒坡试种。这种耐旱灌木的种子能榨高档化妆品油,当地人半信半疑:"老外的苗子,能在咱石山扎根?"1994年第一批油出口东京,每公斤42美元,乡亲们摸着油罐子笑:"老程当年带走红石头,如今送回'金种子'!"
2022年阿根廷的夏天,96岁的程立人在农场离世,遗嘱把60万亩土地全捐了,设立奖学金专门帮中国孩子学农业。中国使馆的挽联写着"一片丹心越万水",思南中学的孩子们在直播里看葬礼,轻轻哼起校歌。
这个曾被命运按在泥里的战俘,最终把自己活成了跨越大洋的传奇——他没按别人的剧本走,却在第三条路上,让乌江的涛声和潘帕斯的风声,合奏出最动人的生命乐章。正如他刻在饭盆上的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他,终究是那个走到最后的人。
资料来源 《程立人:从战俘到阿根廷农业巨擘的传奇人生》(《环球人物》杂志,2023年第5期) 《中阿农业合作的先驱者——程立人》(中国农业网,2024年3月12日) 《潘帕斯草原上的中国传奇》(阿根廷《民族报》,2022年12月2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