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经过了编制调整后,设置了大约20个军团,由军团替代原先的战役/战术集群,来负责相应地段的作战。
相较于原先临时抽调的集群部队,军团所辖单位原则上是比较固定的,尽量避免乱调兵带来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而且除了固定所辖的几个战斗旅外,每个军团还有自己的炮兵旅、无人机单位,以及相应的勤务支援部队。
现在乌军大部分的军团已经组建完毕,其中一些也调配好了所辖部队,并负责起相应的作战方向。
比如负责扎波罗热线作战的是乌克兰陆军组编的第17军团;负责南顿—第聂伯罗线作战的是乌克兰陆军组编的第20军团。
然而这两个军团的指挥官,最近都被乌军总参谋部解除了职务,原因是“作战不力”,致丢城弃地。
据悉,这是乌军基本完成军团改制之后,首次对指挥官人事的调整。
其中第17军团被解职的指挥官为弗拉基米尔·西连科上校。
西连科跟西尔斯基一样,都是“苏军老兵”,早在1985年就服役了;苏联解体后一直在乌军中服役至2005年。
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后,·西连科重返部队,先后担任过第92机步旅副旅长、第93机步旅和第71猎兵旅的参谋长;2023年2月,又转任第30机步旅旅长,时间长达两年多。
第30机步旅主要分两部分作战,一部分在阿特木斯克的西北(通往斯拉维扬斯克)方向,另一部分在库皮扬斯克方向。
因为该部的表现相对可以,所以西尔斯基将西连科上校提升为第17军团指挥官,负责扎波罗热方向的作战。
在扎州防御战中,乌军失守了重要据点——卡缅西克。
而且俄军第7空突师在占领卡缅西克后,并没有停下步伐,进一步又占领了第聂伯河边的皮拉夫尼。
这还不算,俄军空降兵又攻入了特捷普诺吉尔西克镇。
特镇的战前人口有4000多人,镇内还有几栋高层建筑,这里要是丢掉的话,那俄军距扎波罗热市就只有20公里。
且不说俄军会否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发展攻势,就是使用某些无人机,也能威胁到扎城,这是乌军不能接受的。
所以鉴于此线的防御不利,乌军总参谋部解除了弗拉基米尔·西连科上校的军团指挥官职务。
而第20军团被解职的指挥官为马克西姆·基图欣上校。
与第17军团的“苏联老兵”不同,基图欣是纯粹的乌克兰“少壮派”,2009年从军校毕业后担任坦克排排长。
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时,基图欣为乌军常备的第17坦克旅的一名连长;2018年,基图欣又升任坦克营长。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时,基图欣仍在第17坦克旅中担任营指挥官,参与了顿巴斯方向的诸多大战。
2023年基图欣升任第17坦克旅副旅长,2024年又升任旅长,然后2025年就成了第20军团的军团长。
三年时间,从一个坦克营长到军团长,这职务升迁可以说是“坐火箭”了。
而且这种情况在乌军中很常见,现在担任要职的很多都是这类军官;所以别看他们只是挂着上校军衔,但实际的职务是比较高的。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解释为何俄军战死了10多个将军,而乌军将领死亡却较少,因为像这种军团长才是上校的情况,俄军中怎么会出现呢?战死的俄军将领中,有的还是旅长呢!
而基图欣的被撤职,其实更好解释。
因为在第20军团的负责地域内,现在基本已经将整个南顿都丢完了;而且不仅如此,乌军在第聂伯罗州方面,也丢掉了一大片区域。
这种情况,也是乌军总参谋部难以忍受的。
当然,这也并非是基图欣真的“作战不利”。
实际上这哥们也算是尽力了,尤其是前段时间还积极派出部队(大概率是预备队)对俄军发起反冲击、反插旗行动。
但这部分机动兵力耗费后,便再难阻挡俄军在第聂伯罗的攻势了,所以打得很难看。
类似扎波罗热的情况,跟这边也差不多;实际上主要是这两个方向的乌军不是当前的保障重点,所以力有不逮,而非真的是指挥官之责。
但阵地失守了,总要对外有个解释,所以解除两名军团长就是给了说法罢了。
等过段时间风头过了,这两名上校应该还是会被西尔斯基任命为其他要职的,而这种情况在乌军中以前就出现过,倒也是不新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