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不是黛玉的“人物儿、门第”、“根基”、“家私”配不上做王妃,而是林如海一定看不上北静王。
首先要声明一点,北静王是有王妃的。贾母八旬之庆时,来给贺寿的就有北静王妃,和南安太妃并提。只是因为南太妃相亲的意味太明显,很多读者都忽略了北静王妃。
北静王已经有了王妃,我们在这里还讨论黛玉能不能成为北静王妃,这是文学的想象。正如明知道林黛玉父母双亡,还讨论“假如父母俱在”一样。文学的推理是需要有证据的,但文学也可以合理想象。如果事事都要证据,那是警察破案,不是文学了。
闲话少说,回到正题。如果黛玉父母俱在,那她的婚事,只能由父母决定。而《红楼梦》开篇介绍林如海有“几房姬妾”,是侧面描写贾敏贤惠,“带写贤妻”。按照古代的普遍规矩,唯一女儿的婚姻这样的大事,最终决定权一定在林如海手里。
林如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自己苦读科举,考中探花,“已升至兰台寺大人”、“钦点出为巡盐御史”。他是既“酷喜读书”,又“深精举业”,还仕途显宦、官场得意,并没“弄出书呆子来”。他几乎是封建社会的人生典范。
像林如海这样一个人,你要说他就喜欢闲云野鹤、把读书上进的人都厌弃为“禄蠹”,你会相信吗?那么,“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人名字,叫作‘禄蠹’”、“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的宝玉,能入得了林如海的法眼吗?
“咦?不是探望讨北静王与黛玉婚姻的可能性吗?怎么说到宝玉身上去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
唉,北静王在某些不认真读书的读者眼中,有着富贵权势的光环,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贾府的政治靠山。然而仔细读书,你就会发现,北静王其实就是另一个贾宝玉,一个扩大版的宝玉。
北静王不是自己挣下的功业,而是“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和宝玉一样是靠祖荫。北静王“年未弱冠”,宝玉“十二三岁”;北静王“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宝玉“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北静王“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宝玉“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这两个人,是不是非常相像?甚至连交友也像——他俩都跟戏子蒋玉菡交好。
林如海也好,宝玉也好,北静王也好,都是《红楼梦》里的正面人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好人”。可好人有很多种类,也并不是好人就一定喜欢好人,还有个性格志趣的问题。宝玉与北静王,无疑是志趣相投的;而林如海,很明显与他们志趣不投。
真有为女儿择婿的一天,林如海绝不会选择“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宝玉,也同样不会选择“虚邀郡袭”而不求上进的北静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