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郑玉春在“兰格钢铁网2025年山西地区钢铁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钢铁行业供需及发展趋势分析》的精彩演讲。
他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面临内需不足、出口压力加大、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亟需通过兼并重组和产能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01
内需疲软与结构转型挑战
郑玉春表示,尽管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9.4%,对建筑钢材需求形成显著压制。虽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增长,但传统交通领域投资增速下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弥补房地产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
与此同时,虽然新能源、汽车、电力等行业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22万辆,同比增长38.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但这些领域对钢材需求的增长尚不能完全对冲建筑钢材下滑的压力。郑玉春认为,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止跌回稳迹象,但反映到投资和建设规模的回稳仍需要时间。只有房地产投资和建设规模“止跌回稳”之后,钢材市场才会有机会实现供需平衡。
02
出口承压与行业盈利困境
2024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达1.11亿吨,创历史第二高点,2025年1-8月出口量继续同比增长10%。然而,郑玉春指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达17起,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2025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1%,但钢材产量反而增长5.1%。尽管原燃料成本下降带动行业利润增长,但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仍低于2%,亏损面达23.86%,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03
兼并重组与产能治理成出路
郑玉春详细解读了近期政策动向,中央密集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产能治理、规范市场秩序。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财经委员会会议,从《价格法》修订到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都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和法治化方式,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和落后产能退出。
他预计,到“十四五”末,前五大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40%,前十位企业集中度达到60%,行业将形成“特大型行业引领型企业、专业化行业引领型企业、大型区域性主导型企业和中小型区域性配套型企业”共存的新格局。这种结构优化将有效减少恶性竞争,改善行业盈利状况。
郑玉春强调,202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转型攻坚的关键之年,企业应当主动顺应趋势,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管理优化和绿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当前挑战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对于那些缺乏准备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本文内容系兰格钢铁网原创,如需转发,需得到兰格钢铁网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发,侵权必究。
-往期内容回顾-
马力:9月钢价将出现先抑后扬走势
汤宏雪:2025年我国钢铁行业承压前行 中厚板结构性机遇凸显
吕莹: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存量更新与新增需求并重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